古诗 | 顺河集行馆三叠旧作韵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顺河集行馆三叠旧作韵原文登舫惟馀四日程,恧行馆傍宿迁城。 虽非择地为指示,究是费财劳搆营。 暂倚窗纱迎日朗,底须盆卉报春荣。 壬年乙岁庚之子,指壁三赓一瞬情。 诗词问答问:顺河集行馆三叠旧作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 2. 午 参考注释日程(1) 根据日期安排的顺序 旅游日程 (2) 一天或每天的行程 行馆旧时官员出行在外的临时居所。《水浒传》第三八回:“ 张顺 答道:‘些小微物,何足掛齿。兄长食不了时,将回行馆做下饭。’” 明 袁宏道 《自从行别袁水部》诗:“我见行馆 沙市 傍,市上桃花照春浪。”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忧国焦劳,驰驱尽瘁,遂卒於 广宁 行馆。” 李烈钧 《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余奉电先开省议会决定一切,并以 百花洲 陈列馆为总理行馆。” 择地(1).选择处所。谓行动慎重。《韩诗外传》卷一:“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汉书·冯奉世冯参传赞》:“ 宜乡侯 参 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2).谓退隐。《后汉书·第五伦传》:“素性懦怯,位尊爵重,拘迫大义,思自策厉;虽遭百死,不敢择地,又况亲遇危言之世哉!” 指示(1) 指明,显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灯 (2) 上对下指导、命令 (3) 上对下指导、命令的内容 费财耗费钱财。《汉书·翼奉传》:“今 汉 初取天下,起於 丰 沛 ,以兵征伐,德化未洽;后世奢侈,国家之费当数代之用,非直费财,又乃费士。”《宋书·武帝纪下》:“淫祠惑民费财,前典所絶,可并下在所除诸房庙。”《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而营建佛寺,日广月滋,劳人费财,无有穷极。”《东周列国志》第四六回:“若不进不退,劳师费财,何益於事?” 窗纱窗户上安的纱布、铁纱等 迎日(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大戴礼记·公符》:“正月朔日迎日於东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旁作穆穆’,唱於迎日之拜。”参阅《宋书·礼志一》。 (2).向日;随日。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诗:“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巖流。” 唐 王卓 《观北番谒庙》诗:“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 迎娶的日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袁洪儿夸郎》:“明日吉,便为迎日。” 底须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唐 杜甫 《百舌》诗:“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宋 陈师道 《谢王立之送花》诗:“城南居士风流在,时送名花与报春。”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五:“它仅仅是一朵小小的白花,是女儿向您志哀和报春的一朵小小的白花。” 之子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一瞬瞬间,一刹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