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忧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麟之 |
释义 | 忧旱原文老农病旱如膏肓,汲井灌秧秧已黄。湖田半作龟兆坼,河渠断道不可航。 救旱不必焚巫尪,当去民害烹弘羊。 嗟哉销变此不务,龙川佛舍徒祈禳。 中兴天子食不遑,侧身感天天与祥。 霈然坐待三尺雨,拟赋云汉歌宣王。 诗词问答问:忧旱的作者是谁?答:周麟之 参考注释老农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膏肓(1).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杜预 注:“肓,鬲也。心下为膏。”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决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题谢少卿药园》诗之二:“再拜药园翁,何以起膏肓?” 郁达夫 《自述》诗之五:“人言先父丧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2).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点。《世说新语·俭啬》“ 王戎 俭吝”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戎 性至俭,不能自奉养,财不出外,天下人谓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忽捧教命,乃知幸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没,復起为人。” 清 钱谦益 《与卓去病论经学书》:“犹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学之膏肓,而起其废疾也。” (3).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隋卞鉴暨妻刘氏墓志》:“神都之阳,天闕之下,地乃膏肓,县连 京雒 。” 唐 张祜 《感河上兵》诗:“首尾诚须畏,膏肓慎勿轻。” 明 史可法 《请尊上权化水火疏》:“今忧时愤慨者,谓文官爱钱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钱,二语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为弦韦。” (4).中医针灸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膀胱经分寸歌》:“魄户膏肓与神堂。”注:“从魄户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井灌打井灌溉农田 秧秧稻苗茂密貌。 宋 梅尧臣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诗:“稻苗秧秧水拍拍,羣鷺矫翼人荷鉏。” 湖田在湖泊地区开辟的水田,四周修筑围埝 作龟古代有大事,用火灼龟甲,视其裂纹,以卜吉凶,称“作龟”。《周礼·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 郑玄 注:“国之大事,待蓍龟而决者有八,定作其辞,於将卜以命龟也。”《周礼·春官·大卜》:“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眂高作龟。” 郑玄 注:“作龟,谓以火灼之,以作其兆也,春灼后左,夏灼前左,秋灼前右,冬灼后右。” 河渠(1).河流与渠道。泛指水道。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鸣禽跃鱼,涤秽河渠,至祥也。” 唐 刘禹锡 《令狐相公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若广浚河渠,漕輓天下,可使大集,此建都之极选也。”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某宫保》:“又开水田,通河渠,设桥梁。” 韦君宜 《牺牲者的自白》:“那一带河渠密布如网。” (2).指记载河道和水利设施等事的书篇。《史记》有《河渠书》, 宋 、 金 、 元 、 明 、 清 诸史书有《河渠志》。《宋史·河渠志一》:“素习河渠之书,深知疏导之策。” 断道(1).截断道路;阻塞道路。 三国 魏 曹操 《上言破袁绍》:“从弟 济阴 太守 敍 与 绍 书云:‘……便欲送璽,会 曹操 断道。’”《晋书·刘隗传》:“ 周嵩 嫁女,门生断道解庐,斫伤二人, 建康 左尉赴变,又被斫。” 唐 柳宗元 《行路难》之三:“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2).拦路抢劫。 梁斌 《红旗谱》二四:“回去告诉老乡亲们!我 严运涛 ,一不是砸明火,二不是断道。”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必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巫尪古代祈雨女巫。《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民害人民的祸害。《后汉书·五行志一》:“ 元嘉 中, 凉州 诸 羌 一时俱反……大为民害。”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是岁冬, 侠 上书,几五千言,极陈时政得失,民间疾苦,且言 王安石 作新法为民害。” 嗟哉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佛舍寺院房舍,佛堂。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 宋 苏轼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诗:“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明 袁宏道 《雪中投宿栖隐寺》诗之一:“山门云占断,佛舍雨浇残。” 祈禳祈祷以求福除灾。《汉书·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於应天塞异,销祸兴福。” 颜师古 注:“祈,求福也。禳,除祸也。” 宋 苏轼 《答郡中同僚贺雨》诗:“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水浒传》第一回回目:“ 张天师 祈禳瘟疫, 洪太尉 误走妖魔。” 中兴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不遑没有时间;来不及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侧身身体侧面向前地 天天(1) 平常或老一套 (2) 每天 他天天去上学 有的报纸天天出版 他天天如此,除了工作以外就不干别的 坐待坐等 三尺(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云汉(1) 银河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高空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