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化城寺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岩 |
释义 | 化城寺原文匝径茸茸菜甲青,透池艳艳藕花明。四方衲子寻幽践,多少空山振锡声。 诗词问答问:化城寺的作者是谁?答:陈岩 参考注释茸茸(1) 形容毛发等浓密柔软 (2) 形容花草丛生 相逢之处花茸茸 菜甲菜初生的叶芽。 唐 杜甫 《有客》诗:“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明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作》诗:“ 秋月庵 居春也豪,药苗菜甲满西皋。” 胡蕴 《杂诗》之十八:“菜甲怒生见英挺,梅花古致在萧疎。” 艳艳亦作“艷艷”。1.明媚艳丽貌。 南朝 梁武帝 《欢闻歌》之一:“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 宋 张孝祥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词:“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 浩然 《荣荣》:“白薯秧伸展着茂密、肥厚的大叶子,在艳艳的夕阳里摆动着。” (2).浓。 唐 李羣玉 《感春》诗:“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 宋 王禹偁 《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千钟方艳艳,三爵未油油。” 王统照 《刀柄》:“﹝主人﹞自己从草囤子的茶壶中,倒出了一杯艳艳的红汁放在矮凳脚下。” 藕花荷花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宋· 李清照《漱玉词·如梦令》 四方(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衲子僧人。 宋 黄庭坚 《送密老住五峰》诗:“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禅请》:“不去罢。我看衲子们谈经説诵的,不在话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衲子请观万年缸,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 寻幽(1).寻求幽胜。 唐 李商隐 《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2).探究深奥的事理。《北史·杨伯丑传》:“时有 张永乐 者,卖卜京师, 伯丑 每从之游。 永乐 为卦有不能决者, 伯丑 輙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多少(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振锡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建招提於幽峯,冀振锡之息肩。” 唐 司空图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臺。” 明 张煌言 《梅岑山居诗引》:“ 芥舟上人 以 远公 宿根,得 生公 妙解,振锡名山,玄风晻暖。” 清 钱谦益 《华严忏法序》:“尔时 六詔 不宾, 鷄足 越在化外,其振锡也何自?” 苏曼殊 《答邓孟硕书》:“ 欧洲 大乱平定之后,吾当振锡西巡,一弔 拜轮 之墓。”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