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卜算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蔡伸 |
释义 | 卜算子原文小阁枕清流,一霎莲塘雨。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 遐想似花人,阅岁音尘阻。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诗词问答问:卜算子的作者是谁?答:蔡伸 蔡伸卜算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清流(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晋 左思 《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环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 陈羣 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宋 欧阳修 《朋党论》:“ 唐 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 昭宗 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 黄河 ,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李大钊 《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3).晚 清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中 法 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 李鸿藻 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 翁同龢 为支柱。 光绪帝 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一霎谓时间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唐 孟郊 《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羣物。” 宋 姜夔 《庆宫春》词:“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受宠承恩,一霎里身判人间天上。”《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一霎回到公馆,他老人家的气色便不像前头的呆滞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一霎间,她眼前站着的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忽然变成一个美丽憔悴的少妇。” 幽香淡雅的香味 野芳发而幽香。——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枕簟枕席。泛指卧具。《礼记·内则》:“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唐 韩愈 《新亭》诗:“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清 方文 《山中休夏》诗:“柴门枕簟恣高眠,虽无饱饭粥亦乐。” 遐想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 阅岁(1).经过一年。《新唐书·班宏传》:“ 参 亦以 宏 素贵,私谓曰:‘閲岁当归使於公。’ 宏 喜。” 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叙》:“盖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元旦诗》:“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岁甲寅,而 文定 亦捐宾客矣。” (2).经历年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时,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县 尉,不记姓名。 晁以道 尝为予言,閲岁久,又经此丧乱,若史家又復不载,可惜也。”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阅岁一周,这可见古代有以‘钻燧改火’为历岁一周的记号的习惯了。” 音尘音信;消息 五年隔阔音尘断 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元 张可久 《朱履曲·湖上有感》曲:“玉雪亭前老树,翠烟桥外平芜,物是人非漫嗟吁。”《平山冷燕》第十八回:“只怕再来时物是人非, 云英 已赴 裴航 之梦矣。” 断肠(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王逸 注:“芳洲,香草藂生水中之处。” 唐 郑愔 《采莲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清 王夫之 《春尽》诗之二:“杂甸与芳洲,当时不可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