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原文百结袈裟破唐帽,子为何物我为谁。敦知各有直钩钓,解出珊瑚海底枝。 诗词问答问: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参考注释百结(1).用碎布缀成的衣服。《艺文类聚》卷六七引 晋 王隐 《晋书》:“ 董威輦 每得残碎繒,輒结以为衣,号曰百结。” (2).形容衣多补缀。《南史·到溉传》:“余衣本百结, 闽 中徒八蚕。” 唐 韩翃 《送别郑明府》诗:“千金尽去无丰储,双袖破来空百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逾年,达 金陵 ,悬鶉百结,傴僂道上。” (3).一种联迭成扣的织物。《楞严经》卷五:“ 阿难 白佛言:‘世尊,此寳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綰,得一结名,若百綰成,终名百结。’” 唐 温庭筠 《织锦词》:“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4).指心中各种郁结。 唐 聂夷中 《饮酒乐》诗:“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 (5).丁香的别名。参见“ 百结花 ”。 袈裟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唐帽即唐巾。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你不曾为官呵,着我做甚么大官人。乾着我买了个唐帽在家,安了许多时。”参见“ 唐巾 ”。 为何为什么 物我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直钩亦作“ 直鈎 ”。 1.传说 姜太公 出仕前钓于 渭 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后因以“直钩”借指归隐生活。 唐 方干 《早发洞庭》诗:“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鉤。” (2).借指 姜太公 。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直钩犹逐熊羆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珊瑚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海底(1) 海洋的底部 (2) 海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