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朱至善樗木轩卷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叶兰 |
释义 | 朱至善樗木轩卷原文樗木蔼繁阴,春林日扶疏。 樵斤与之弃,青葱覆幽居。 幽居有高人,日读圣贤书。 索处守澹泊,素志常晏如。 饥来念卒岁,田中荷长锄。 劬劳倚樗木,憩息暂踟蹰。 悠然寓其操,淳风还太初。 诗词问答问:朱至善樗木轩卷的作者是谁?答:叶兰 注释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十 参考注释繁阴见“ 繁荫 ”。 扶疏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 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 (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李善 注:“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方瞳緑鬢红氍毹,春酒摇荡香扶踈。” 青葱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青葱的草地 青葱的竹林 幽居(1) 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宁静的住所 居有犹言据有,占有。《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小女而入宫殿者,下人将因女宠而居有宫室之象也。” 高人(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圣贤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索处犹索居。 明 何景明 《白菊赋》:“既无暇于游览,亦索处而寡类。” 清 黄景仁 《和容甫》:“邂逅岂不识,索处谁相谋?” 澹泊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 素志向来怀有的志愿 宿心素志 晏如安定;安宁;恬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内外清謐,朝野晏如。”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君惠则其民晏如。” 清 沉钦圻 《除夕书事》诗:“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卒岁(1) 度过一年 聊以卒岁 (2) 全年 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田中(1).田地之中;田野之中。《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昔 汝南 有人於田中设绳罥以捕麞。”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之三:“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沉从文 《牛》:“ 大牛伯 ……牵了那被教训过一顿说是‘撒娇偷懒’的小牛,到田中去做事。” (2).指乡村。《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唐 韦应物 《答畅校书当》诗:“偶然弃官去,投跡在田中。”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西湖 僧 仪 ,尝以诗上权臣云:‘我本田中一比丘,却来乘马不乘牛。如今马上风波急,不似田中得自由。’” 劬劳劳累;劳苦。《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后汉书·胡广传》:“臣等窃以为 广 在尚书,劬劳日久。”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你为我受烦恼,你为我受劬劳。” 李大钊 《“五一”MayDay运动史》:“起!起!!起!!!劬劳辛苦的工人。” 憩息休息 踟蹰(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悠然(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淳风淳厚朴实的风土人情 太初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鸿濛,兆朕未形。”《云笈七籤》卷二:“太初之时, 老君 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 (2).指太古时期。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郑樵 《通志·总序》:“惟 梁武帝 为此慨然,乃命 吴均 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 齐 室。” (3).道家指道的本源。《庄子·知北游》:“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 成玄英 疏:“大初,道本也。”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