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豫章行
朝代 魏晋
作者 陆机
释义

豫章行原文

汛舟清川渚。
遥望高山阴。
川陆殊涂轨。
懿亲将远寻。
三荆欢同株。
四鸟悲异林。
乐会良自古。
悼别岂独今。
寄世将几何。
日昃无停阴。
前路既已多。
后涂随年侵。
促促薄暮景。
亹亹鲜克禁。
曷为复以兹。
曾是怀苦心。
远节婴物浅。
近情能不深。
行矣保嘉福。
景绝继以音。

诗词问答

问:豫章行的作者是谁?答:陆机
问:豫章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豫章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陆机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川渚

水中小洲。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川渚屡径復,乘流翫迴转。”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遥望

向远处看;看远方

遥望山头的苍松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川陆

水陆。亦指水陆路途。 汉 张衡 《天象赋》:“迤奎娄之分野,辨 邓 鲁 之川陆。” 晋 潘岳 《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宋 杨万里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 清 刘光第 《万寿山》诗:“维昔经营日,淫潦迷川陆。”

涂轨

本指车行之道。引申谓路子,途径。 清 曾国藩 《<潮南文徵>序》:“ 乾隆 以来,鸿生硕彦稍厌旧闻,别启涂轨,远搜 汉 儒之学,因有所谓考据之文。”

犹轨道。 清 沉钦圻 《童奴石义托身五弟衷赤往喜其能识时自污以免因赠以诗》:“沙虫猿鹤总消沉,大地旋看换涂轨。” 清 姚莹 《与陆次山论文书》:“足下天才既美,读书復多,循此涂轨求之,更进以家 惜翁 之説,必有深得於出入离合之间者矣。”

懿亲

(1).至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卢子严 説,早年随其懿亲 郑常侍 东之 同游 宣州 、 当涂 。” 清 龚自珍 《寒月吟》:“我有平生交,外氏之懿亲。”

(2).特指皇室宗亲、外戚。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昔 周公 弔 管 蔡 之不咸,广封懿亲,以藩屏王室。”《旧唐书·牛仙客传》:“时有监察御史 周子谅 窃言於御史大夫 李适之 曰:‘ 牛仙客 不才,滥登相位,大夫国之懿亲,岂得坐观其事?’”《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昭义 节度使 张从恩 以地迫 怀洛 ,欲入朝於 契丹 ……判官 高防 諫曰:‘公 晋 室懿亲,不可轻变臣节。’”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天聪 已前,钧衡帷幄,悉任懿亲,异姓儒臣但令给事文馆。”

三荆

(1).一株三枝的荆树。《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周景式 《孝子传》:“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晋 陆机 《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三荆摇落,五都悲凉,痛门户之无主,悼人琴之两亡。”

(3). 后魏 置 荆州 于 穰县 (今 河南 邓县 ),置 南荆州 于 安昌 (今 河南 确山县 ),置 东荆州 于 泚阳 (今 河南 泌阳县 ),谓之 三荆 。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胡三省 注。《魏书·尒朱荣传》:“仍出 鲁阳 ,歷 三荆 ,悉拥生蛮北填六镇。”

四鸟

(1).古代历正(司历官) 凤鸟氏 的四属官。即 玄鸟氏 、 伯赵氏 、 青鸟氏 、 丹鸟氏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 ,历正也。 玄鸟氏 ,司分者也。 伯赵氏 ,司至者也。 青鸟氏 ,司启者也。 丹鸟氏 ,司闭者也。” 杜预 注:“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 孔颖达 疏:“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 凤鸟氏 为之长,故云:四鸟皆历正之属官也。”

(2).《孔子家语·颜回》载: 孔子 在 卫 ,闻哭者之声甚哀。问 颜回 。 颜回 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 孔子 问其故。对曰:“ 回 闻 桓山 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於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於此,谓其往而不返也。 回 窃以音类知之。”后以“四鸟”喻别离之人。 晋 陆机 《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南朝 梁元帝 《遗武陵王诗》:“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岂独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世将

(1).世代为将。《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陵 既壮,选为 建章 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 李氏 世将,而使将八百骑。”

(2).指世代相承袭的将领。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国家徒倚世将扞虏,而不为 蜀 虑叛臣。”

几何

(1) 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几何学简称

日昃

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於日昃,夕而省览至於夜分。” 清 陈梦雷 《华严岭》诗:“日昃下层冈,遥遥度阡陌。”

停阴

(1).结集不散的阴云。亦指雨。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停阴结不解,通衢化为渠。” 隋 江总 《玄圃石室铭》:“秋云卷闇,冬霰停阴。”

(2).谓光阴停滞。《文选·陆机《豫章行》》:“寄世将几何?日昃无停阴。” 李周翰 注:“无停阴,言日月之速。”

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既已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后涂

日后的道路。亦比喻馀年。 晋 夏侯湛 《离亲咏》:“仰恋兮后涂,俯叹兮前路。”《文选·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李善 注:“前路、后涂,喻寿命也。言前路已多而罕至,后涂随年侵而又尽,言无几何也。”

年侵

1.年纪渐老。 2.年底渐近。 3.年成荒歉。

促促

(1).犹短短的。指时间。 三国 魏 曹操 《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

(2).犹短短的。指空间。 唐 张籍 《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

(3).匆匆。 晋 陆机 《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唐 刘禹锡 《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冯至 《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

(4).拘谨小心貌。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

(5).劳苦不安貌。 唐 李益 《促促曲》:“促促何促促, 黄河 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牀将影宿。” 唐 王建 《促促词》:“促促復刺刺,水中无鱼山无石。少年虽嫁不将归,白头犹著父母衣。”《全唐诗》卷二九八作《促剌词》,首句作“促剌復促剌”。剌,“刺”的误字。 清 方苞 《顾友训墓志铭》:“相视饮泣,意绪促促。”

(6).象声词。虫鸣声。 唐 王建 《当窗织》诗:“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 高启 《秋怀》诗之二:“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

(7).象声词。机杼声。 宋 梅尧臣 《促织》诗:“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8).象声词。沙上急走声。 唐 李贺 《黄家洞》诗:“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暮景

(1) 傍晚的景色

(2) 比喻人晚年时的景况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曷为

为何;为什么。《战国策·齐策一》:“此不叛寡人明矣,曷为击之?”《史记·孝武本纪》:“今年丰廡未有报,鼎曷为出哉?” 宋 王安石 《泰兴令周孝先哀辞》:“云然兮宜不富,又曷为兮不寿?”

苦心

(1) 辛苦耗费的心思或精力

一片苦心

(2) 费尽心思

苦心经营

远节

高远的气节。《后汉书·和帝纪》:“朕望 长陵 东门,见二臣之壠,循其远节,每有感焉。”《文选·陆机<豫章行>》:“远节婴物浅,近情能不深。” 吕向 注:“有远大之节,婴物累必浅。”

婴物

谓萦怀世务;纠缠于外界事物。 晋 张协 《杂诗》之三:“至人不婴物,餘风足染时。”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建翁 韵甚清,气安而貌和,悬会宿解,不以滞吝婴物。”

近情

切近情理

作者善文辞,叙事近情而生动

能不

(1).犹言而不。《诗·卫风·芄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马瑞辰 通释:“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言虽则佩觿,而不我知也。”

(2).岂能不。谓不能不。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緑如蓝,能不忆江南!”

同“ 能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嘉福

幸福美好。 汉 焦赣 《易林·蛊之井》:“昊天白日,照临我国,万民康寧,咸赖嘉福。”《汉书·韦玄成传》:“是以百姓晏然,咸获嘉福,德莫盛焉。” 晋 陆机 《豫章行》:“行矣保嘉福,景絶继以音。”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