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绿野亭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耒 |
释义 | 题绿野亭原文渺渺孤亭沧海东,天连平野四无穷。可须户牖毫端上,自揽山河眼界中。 诗词问答问:题绿野亭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参考注释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孤亭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平野(1) 城市以外平坦空旷的地区 (2) 广大开阔的土地 无穷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户牖门窗,借指家 老子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毫端(1).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2).犹言笔底;笔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其转註假借之流,指事会意之类,莫不状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迈陂塘·题陆旉亭小照》词:“是谁将玉山琼树,毫端图画偏似。” 山河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眼界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窗中缟练舒眼界。——苏轼《和子瞻雪浪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