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弥逊 |
释义 |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二首原文飞花无数上衣裾,孤闷须凭酒破除。翻手作云伤往事,转头如梦欲捐书。 但知甘苦同薇蕨,不问辛勤有屋庐。 后日锦衣行昼里,肯来盘谷溪鱼。 诗词问答问: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参考注释飞花(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无数(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衣裾衣服的前后襟 袅袅身轻约画图,轻风习习衣裾。——《梼杌闲评——明珠缘》 孤闷孤独苦闷。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戏掷金钱》:“内庭嬪妃,每至春时,各於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盖孤闷无所遣也。” 宋 杨万里 《岁之二日欲游翟园以风雨而止》诗:“老夫孤闷搔白头,小儿劝翁翁勿愁。”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十一:“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 破除除去,消除;败坏;摧残;花费,用尽 破除情面 手作手工,手艺。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你问他开铺席、为经商,可也做甚手作。” 往事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转头正在生长的植物器官由于生长顶点不同侧面的生长速度不同而在位置上或多或少的有节奏的变化 捐书废书不读。《庄子·山木》:“ 孔子 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絶学捐书。” 唐 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诗:“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 宋 王安石 《窥园》诗:“ 董生 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严复 《和荆公<适意>》:“不知适意缘何事?只信捐书一语真。” 甘苦(1) 甜味与苦味。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恶劣的境遇 燕王弔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史记·燕召公世家》 一根红线贯穿,颗颗红心相连,大家同呼吸,共甘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2) 在工作或经历中体会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 其中甘苦,唯我自知 没有教过书,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饱尝甘苦 薇蕨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汉 张衡 《西京赋》:“草则葴莎菅蒯,薇蕨荔苀。” 唐 孟郊 《长安羁旅》诗:“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清 方文 《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诗:“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 不问(1).不慰问。《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 (2).不过问;不询问。《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王 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 陈平 ,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唐 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夕,不问苍生问鬼神。” 宋 曾巩 《兜率院记》:“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 夏衍 《不愁没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 (3).不管;无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溼得所为佳。”《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变文》:“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搓。”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 (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朕即赦 元济 不问,迴军讨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弁杀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祸,何以置 兴 不问? 兴 寻病,得伏枕死。” 毛 *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 辛勤勤劳而肯于吃苦 屋庐(1).住房。 唐 韩愈 《示儿》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 (2).复姓。 战国 有 屋庐连 。见《孟子·告子下》 汉 赵岐 注。 后日日后,今后 后日当甚贫。——清· 林觉民《与妻书》 锦衣行昼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宋 辛弃疾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词:“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