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木兰花慢(乙巳病中)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黄升 |
释义 | 木兰花慢(乙巳病中)原文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怅病骨臞臞,幽怀渺渺,短发飕飕。 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 敧枕困寻药裹,薰衣慵讯香篝。 悠悠。 老矣复焉求。 何止赋三休。 念少日书癖,中年酒病,晚岁诗愁。 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 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 诗词问答问:木兰花慢(乙巳病中)的作者是谁?答:黄升 参考注释潘郎指 晋 潘岳 。 岳 少时美容止,故称。 南朝 陈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 潘郎 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宋 史达祖 《夜行船》词:“白髮 潘郎 宽 沉 带,怕看山,忆他眉黛。”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一折:“ 河阳 城里鬭丰神,好映 潘郎 彩色新。” 宁太一 《秋兴四迭前韵》之二:“ 潘郎 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后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 前蜀 韦庄 《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 潘郎 。”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穠李夭桃,是旧日 潘郎 ,亲试春艷。”参见“ 潘安 ”。 禁得亦作“ 禁的 ”。犹 * 得住,禁得起。谓承受得住。《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我些些生计,怎禁得他要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你叔叔丢了,还禁得再丢了你么?”《醒世姻缘传》第八六回:“爷不敢寻奶奶,只寻起我来,我可怎么禁的?”《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张姑娘 那里肯伸出手来去抹那字,只是怎禁得 十三妹 的劲大,被拉不过,只得随手一阵的乱抹。”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宋 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唐 李贺 《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宋 苏轼 《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宋 陆游 《晚归》诗:“病骨羸将折,昏眸困欲眠。” 明 于谦 《登楼书兴》诗:“暮景侵寻欺病骨,秋霜容易上华巔。” 臞臞瘦削貌。 明 宋濂 《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形虽臞臞,心则舒舒。” 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吴猛 诗:“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兼题短叶,用寄幽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尹似村 诗﹞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短发(1).稀少的头发。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随肩趋刻漏,短髮寄簪缨。”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短髮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 (2).短头发。 (3).断发。剪短头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 周祖谟 校释:“短髮者,即断髮也,与文身为对文。” 飕飕(1) 象声词 (2)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 赵壹《迅风赋》 (3)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 杜甫《秋雨叹》 长笛管乐器,管身有指孔和吹孔,音域从中央C往上三个八度,外形大体与我国竹笛类似 风情(1) 风采 风情高雅 (2) 意趣 (3) 男女恋爱的情怀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 柳永《雨霖铃》 (4) 风雅的情愫 (5) 关于风力、风向的情况 (6) 风土人情 欧陆风情 港澳风情 药裹药包;药囊。 唐 王维 《酬黎居士淅川作》诗:“松龕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宋 陆游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诗:“诗囊羞涩悲才尽,药裹纵横觉病增。” 清 陈梦雷 《癸亥春日即事》诗:“病后关心惟药裹,愁中入梦是乡园。” 香篝熏笼。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坞》:“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 宋 周邦彦 《花犯·梅花》词:“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薰素被。”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晚妆销粉印,春润费香篝。’小姐,薰了被窝睡罢。” 清 纳兰性德 《诉衷情》词:“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 悠悠(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何止不止;岂止 中华大地,英才何止万千 三休(1). 汉 贾谊 《新书·退让》:“ 翟王 使使至 楚 , 楚王 欲夸之,故饗客於 章华 之臺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步三休而未半,途中宿而方迷。” 唐 颜真卿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百里而遥,四山不逼;三休而上,十地方超。”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人八咏·宝峰亭》:“今闻 宝峰 上,縹緲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2). 唐 司空图 晚年以足疾乞退,居 中条山 王官谷 ,筑亭名“三休”。作文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聵三宜休。又少而惰,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非济时之用,又宜休也。”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后因以“三休”为退隐之典。 清 钱谦益 《夏日偕朱子暇憩耦耕堂》诗之三:“他年终作三休侣,乘兴先为结隐期。” (3).指 三国 魏 金尚 (字 元休 )、 第五巡 (字 文休 )、 韦端 (字 甫休 )三人。《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布 自称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元休 名 尚 , 京兆 人。 尚 与同郡 韦甫休 、 第五文休 ,俱著名,号为‘三休’。”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休》:“ 金尚 元休 , 第五巡 文休 , 韦端 甫休 ,号‘京兆三休’。” (4).犹三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红娘 覷了吃地笑,俺骨子不曾移动脚,这急性的郎君三休饭饱。” 少日不多日;数日。《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甄冲》:“至家少日而染病,遂亡。”《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少日便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兢 ( 李兢 )至 湖南 ,少日遂卒。” 年少之时。 宋 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词:“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金 元好问 《出山》诗:“少日漫思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閒。” 清 纳兰性德 《湘灵鼓瑟》词:“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书癖对书籍的特别爱好。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公才 山吏部 ,书癖 杜荆州 。” 宋 陆游 《示儿》诗:“人生有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 筠 自此益加精进,遂成书癖。” 中年(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酒病犹病酒。因饮酒过量而生病。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养生非酒病,难隐题诗名。” 清 黄景仁 《钱塘舟次》诗:“风雪衣单知岁晚,江湖酒病与年深。” 晚岁(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 清 沉钦圻 《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 (2).岁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 ,方春度 京口 。” (3).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 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诗愁诗心;诗情。 宋 杨万里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 宋 杨万里 《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诗:“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 攀桂折桂。喻指科举登第 作证(1) 当证人;提供证据 (2) 当证据 可以作证的材料太少 从今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把笔(1).执笔。借指书写;写作。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失职不把笔,珠璣为君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强记则博闻,博闻必强记,此常理而不尽然。至博闻强记而不解把笔者,又比比也。” 清 曹寅 《朱园看梅忆子猷》诗:“我行 石城 东,每拟写横幅。远惭北枝妙,把笔手先缩。” 王统照 《<王统照短篇小说集>序言》:“由于年来久病,住医院和休养时多,不能把笔。” (2).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把字》:“把笔犹言握笔,今小儿初就塾,蒙师把笔。” 一齐同时 只有(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烟霞痼疾谓酷爱山水成癖。《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亦省作“ 烟霞痼 ”。 宋 朱熹 《次山行佳句呈秀野丈》之一:“身轻似起烟霞痼,意适宁论禄位贪。” 风月(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交游亦作“ 交游 ”。1.朋友。《管子·权修》:“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郑君墓志铭》:“君天性和乐,居家事人,与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尝变节。”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萧伯升 ﹞豪詄自喜,意气卓犖,交游满天下。”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至于地方一层,实在毫无办法想了。因为我并无交游,止认得几个学校。” (2).交际;结交朋友。《荀子·君道》:“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 宋 王安石 《与陈和叔内翰书》:“与 和叔 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却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 见“ 交游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