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金盏儿
朝代 元代
作者 郑廷玉
释义

金盏儿原文

我从今后看钱眼辨个清浊。

爱钱心识个低高。

我从今后弃了家财礼拜你个真三宝。

布袋云:我着你忍着。你怎生打杀1*1人也呵。正末唱:自从这个忍字在手内写。

今日个业果眼前招。

布袋云:你肯跟我出家去么。正末唱:您徒弟再不将狠心去钱上用。

凡火向我腹中烧。

学师父清风袖里藏。仿师父明月在杖头挑。

诗词问答

问:金盏儿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金盏儿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金盏儿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忍字记 第一折

参考注释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看钱

参观费。 清  洪昇 《长生殿·看袜》:“但是远近人家,闻得有锦袜的,都来舖中饮酒,兼求看袜。酒钱之外,另有看钱,生意十分热闹。”

眼辨

眼力好。《刘知远诸宫调·团圆》:“强人眼辨世中希, 彦威 手亲天下少。”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惟眼辨与身轻,那更马疾手妙。” 凌景埏 校注:“眼辨:眼明。”

清浊

(1).清水与浊水。《诗·邶风·谷风》“ 涇 以 渭 浊” 毛 传:“ 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 唐  高适 《赠别王七十管记》诗:“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妆域》:“蓬卷无根株,涡洄乱清浊。”

(2).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史记·吴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行纪》:“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 宋  苏轼 《钱君倚哀词》:“吾将观子之进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浊。”

(3).音乐的清音与浊音。《国语·周语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礼记·乐记》:“倡和清浊,迭相为经。”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4).语音的清声与浊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 陆法言 著《切韵》,时俗不晓其韵之清浊,皆以 法言 为 吴 人,而为 吴 音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气与浊气。引申以喻天地阴阳二气。《文选·左思<魏都赋>》:“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体兼昼夜,理包清浊。” 李善 注:“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之一》:“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

钱心

占有金钱的欲望。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更做道钱心重,情分少,枉辱没杀分金 管  鲍 。”

今后

(1) 将来

今后的一代

(2) 此后;从这以后

今后我要照着她自己的看法去做

财礼

亦称“彩礼”。定婚时男方给女方送的钱财礼物

移风易俗,不要财礼

你个

(1).犹言你这个。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都只被你箇可憎姐姐,引得眼花心乱,悄似风魔。”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险些儿慌杀你箇 周公 旦 !” 明 王九思 《锦上花·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寻思了自嘆喜逢着太平年 嘉靖 ,华夷海岭,尽把皇恩歌咏,看你个老龙头受皇恩还须自省。”

(2).犹言你的。表示领属关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俺也须是你箇哥哥,看人似无物。据恰纔的做作,心肠料必如土木。”

三宝

(1).三种宝贵之物。《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此以慈、俭、不居先为德行的三宝。《六韬·六守》:“ 太公 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此以农、工、商为国之三宝。《史记·赵世家》:“ 代 马 胡 犬不东下, 昆山 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夫剑产於 越 ,珠产 江  汉 ,玉产 昆山 ,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此分别以马、犬、玉或剑、珠、玉为物之三宝。

(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 三国  吴  康僧会 《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后以指佛教。《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太子亦素信三宝,徧览众经。”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贵人护法,三宝增光。”

布袋

(1).布制的袋子。《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

(2).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 浙 ,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 。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一说作“布代”。参见“ 布代 ”。

怎生

(1) 怎样;怎么

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2) 务必;无论如何

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送去

打杀

杀死;致人死地

这人活活被打杀

也呵

语气助词。表感叹。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夜深人静,月朗风清,是好天气也呵!”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你也等我一等儿波,今日正是寒食好个节令也呵!” 清  洪昇 《长生殿·骂贼》:“且抱着琵琶,去走一遭也呵!”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这个

(1) 目前的、附近的或心中想到的或刚才提到的人、物或想法

坐在我旁边的这个人是出价最高的人

(2) 已经或正在谈及、暗示或举例说明的人或事物

这个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今日个

今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 邹志安 《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

业果

佛教指恶业或善业所造成的苦乐果报。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序》:“考业果之幽微,则循復三世;言至理之高妙,则贯絶百灵。”《旧唐书·王縉传》:“ 縉 弟兄奉佛,不茹荤血……每对扬启沃,必以业果为证。”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自从这个忍字在手内写,今日个业果眼前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出家

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徒弟

从师学艺的人

再不

要不;要不然

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再不就赶不上了

狠心

心地残酷的

狠心郎

丢下她似乎是太狠心了

上用

犹御用。《红楼梦》第二八回:“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各色上用纱一百匹。”《清史稿·高宗纪六》:“加 和琳 太子少保衔,赏 福康安 、 和琳 上用黄里玄狐端罩各一。”

凡火

世俗人的情感欲望。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您徒弟再不将狠心去钱上用,凡火向我腹中烧,学师父清风袖里藏,倣师父明月在杖头挑。”

学师

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将士絶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隶释·汉学师宋恩等题名》 洪适 题释:“右《学师宋恩等题名》,今在 成都  周公 礼殿门之西序, 蜀 人谓之‘学师题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齐回到 汶上县 ,拜县父母、学师、典史。”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14 14: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