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拟古诗二十首·其二·拟青青河畔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王孙不知期,河畔草盈掬。 少妇曷有括,园中柳条绿。 雾帔已恤削,风带仍结束。 君子今何之,岂不念幽独。 莫以颜似花,而忘德如玉。 诗词问答问:《拟古诗二十首·其二·拟青青河畔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五 参考注释王孙(1) 王爵的子孙 (2) 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盈掬见“ 盈匊 ”。 少妇已婚的年轻女子 柳条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 柳条包 恤削形容衣服裁制合体。《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曳独茧之褕袣,眇阎易以恤削。”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恤削,如言刻画作之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戌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卹削”。 形容衣服裁制合体。卹,也写作“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衯衯裶裶,扬袘卹削。”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戌削,裁制貌也。” 风带衣裙上的飘带。 唐 谢偃 《踏歌词》之二:“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復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正清歌满臺,水裙风带,三更未歇轻盈态。” 结束(1) 完毕,不再继续 这个演讲结束了典礼 (2) 装束;打扮 结束而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收拾;处置 (4) 拘束 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岂不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幽独(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 司空图 《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2).独处。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