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雪(正月十九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雪(正月十九日)原文瀌瀌密洒复浓霏,新岁才知喜气归。 天与园亭增丽景,节留灯火作寒辉。 缬林乍欲舒荑萼,积巘遥疑隐翠微。 五日春回沾六出,及时符甲泽青畿。 诗词问答问:雪(正月十九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 2. 正月十九日 参考注释瀌瀌雨或雪盛大貌 雨雪瀌瀌,见蜆曰消。——《诗·小雅·角弓》 新岁犹新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前蜀 韦庄 《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觉的残冬将尽,新岁又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为辩解起见,只好说自信未曾偷懒于旧年,所以也无从振作于新岁而已。” 才知见“ 才智 ”。 喜气高兴的神色或气氛 满脸喜气洋洋 园亭由藤本或树枝或由攀缘灌木或藤本覆盖的格子细工构成的亭子;有荫的隐蔽处 丽景美景。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之四:“丽景则春,仪方在震。” 唐 顾况 《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诗:“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陈》诗:“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孟氏》:“妾有良人去家数载,所恨当兹丽景,远在他乡。” 灯火泛指亮着的灯烛 缬林秋季叶红,树林呈红色,故称。一般指枫林。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华清縹渺浮高栋,上有纈林藏石瓮。” 宋 陆游 《诗酒》诗:“宿露滋金藟,微霜点纈林。”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五日(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六出雪花的别称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宋书·符瑞志下》 及时(1) 立刻;马上 工作中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及时相遣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搁地 你应及时地动身回家 符甲犹孚甲。种子的表皮。符,通“ 孚 ”。《史记·律书》:“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裴駰 集解:“符,音孚。” 司马贞 索隐:“符甲犹孚甲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