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春日杂书八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耒 |
释义 | 春日杂书八首原文吾闻古夸父,逐日沈虞渊。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 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 当其惫且毙,便使儿女怜。 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 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 诗词问答问:春日杂书八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参考注释夸父中国神话人物。炎帝的后裔。见“夸父追日”:传夸父曾追逐落日,途中口渴,饮尽黄、渭河水未止。欲北去饮大泽水,中途渴死。死后手杖化为“邓林”。夸父子孙繁衍成夸父国 逐日(1) 一天天;每天 病情逐日好转 (2) 追赶太阳 夸父逐日 虞渊亦称“ 虞泉 ”。传说为日没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晋书·束晳传》:“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 虞泉 而招西归之日?” 唐 柳宗元 《杂曲歌辞》之一:“君不见 夸父 逐日窥 虞渊 ,跳踉 北海 超 崑崙 。” 郭沫若 《赠日本友人》诗:“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 虞渊 。” 未足(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 高诱 注:“八极,八方之极也,言其远。” 唐 李白 《大鹏赋》:“余昔於 江陵 见 天台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杜威 教授有他的实验主义,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义,从他们那里零零碎碎贩运一点回来的就变了 中国 的呵斥八极的学者,不也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证明吗?” 撑突亦作“撑突”。驾船突进。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干云高入云霄。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飞阁干云,浮堦乘虚。” 宋 秦观 《长相思》词:“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芦苇中鸿雁羣集,嘹嚦干云,哀声动人。” 儿女(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水波水的波浪。亦指水 却敌亦作“却敌”。击退敌人。《尸子·劝学》:“今非比志意也,比容貌;非比德行也,而论爵列,亦可以却敌服远矣。”《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西至 酈 ,以却敌,斩首二十四级,捕虏四十人,赐重封。”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二:“ 寇準 气吞丑虏,故能成却敌之功。”《前汉书平话》卷下:“ 细柳将军 北戍雄,阵前却敌谈笑中。” 空弮无箭的弓。《汉书·司马迁传》:“ 李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冒 * ,北首争死敌。”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弮,弩弓也。”又《李陵传》作“空拳”。 唐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迭和》:“纵有命世才,不如一空弮。”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贯七札者非空弮,伐大木者无徒手,无他,无其器则无其道而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