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抱素书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抱素书屋原文平湖潋于外,曲涧淙乎里。 书屋祗三间,叠石为其址。 映带总清泠,顾盼绝尘滓。 春意才发硎,春物未昌绮。 乃悟文学商,善言诗也已。 诗词问答问:抱素书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四 参考注释书屋供读书的房子 映带景物相互映衬 湖光山色,映带左右 清泠(1) 清澈凉爽貌 (2) 指清凉的溪水 或降而临清泠。——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顾盼(1) (2) 观看,左顾右盼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红楼梦》 (3) 回视,眷顾 尘滓(1) 细小的尘灰渣滓 她又不杂一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朱自清《绿》 (2) 比喻世间烦琐的事务 其余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颜氏家训·勉学》 春意(1)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发硎指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十分锋利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春物(1).春日的景物。常指花卉;花朵。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荡。” 唐 张乔 《杨花落》诗:“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緑尚早。” 前蜀 韦庄 《寄园林主人》诗:“主人常不在,春物为谁开。” (2).指酒。 宋 梅尧臣 《度支苏才翁挽词》之三:“自昔爱春物,罇深眼底红。” 文学(1) 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 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善言(1).有益之言;好话。《孟子·离娄下》:“ 禹 恶旨酒,而好善言。”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方今天子仁圣……乐善言如不得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万岁》:“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法家亦以特指儒家的仁义之言。《韩非子·饬令》:“飭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2).善于言谈,巧于言辞。《老子》:“善言,无瑕謫。”《庄子·徐无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史记·五帝本纪》:“ 共工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 张守节 正义:“ 共工 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 也已(1).语气助词。表肯定。《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请更寄语:再復尔,是不欲生也已!” (2).语气助词。表感叹。 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可哀也已!其可哀也已!”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元 , 石明三 ,一日而杀五虎,可谓盖代神力也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