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流香桥
朝代 明代
作者 朱学熙
释义

流香桥原文

碧桃临水影红绡,一阵风回花气飘。

峡口月明仙驭返,玉笙吹过第三桥。

诗词问答

问:流香桥的作者是谁?答:朱学熙
问:流香桥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流香桥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朱学熙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学熙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萧韵

2. 以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五五

参考注释

碧桃

一种供观赏的桃树,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

水影

(1).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地面的幻景。远观如水,视地见景,故称。《晋书·苻坚载记下》:“ 长安 有水影,远观若水,视地则见人,至是则止。”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神龙 中, 洛城 若水影,纤微必照,就视则无所见。”《旧唐书·五行志》:“ 洛阳 东七里有水影,侧近树木车马之影,歷歷见水影中。”参见“ 海市蜃楼 ”。

(2).水中倒影。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诗:“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唐 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诗:“萤光入竹去,水影过江来。” 宋 张耒 《出长夏门》诗:“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元 倪瓒 《小桃红》曲:“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 秦淮河 的夜。”

红绡

红色薄绸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阵风

(1) 形容像风吹过那样迅速

战士们一阵风地冲了上来

(2) 比喻行动短暂,不能持久

落实党的政策,不能一阵风

花气

花的香气。 唐 贾至 《对酒曲》之一:“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 宋 王安石 《见远亭》诗:“圃畦花气合,田径烧痕斑。” 清 唐孙华 《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四面屋围花气聚,一庭阴合酒樽凉。”

峡口

(1).指 西陵峡 口,为 长江 出 蜀 的险隘。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 荆 杨 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引《直都记》:“自 黄牛滩 东入 西陵 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紆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峡口 大江 开,西南控百蛮。”

(2).泛称峡谷之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北即 苍山 ,至此南尽。中穿一峡,西去甚逼,而峡口稍旷。” 清 阮元 《由龙洞岩下西过三龙潭》诗:“ 三龙潭 峡口,如防復如堂。”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这个极险的山峡中间, 河 水从三条峡口奔腾而出,真象千军万马似的。”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仙驭

(1).仙驾,指仙人骑的鹤。 唐 薛能 《答贾支使寄鹤》诗:“瑞羽奇姿踉蹌形,称为仙驭过青冥。”

(2).婉辞,古谓人死为驾鹤仙游,因称“仙驭”。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帐。”

(3).指皇帝车驾。 唐太宗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诗:“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玉笙

(1).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 园 綺 随金輅, 浮丘 侍玉笙。” 宋 苏轼 《菩萨蛮》词:“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幽怀不知有恨,恨玉笙吹彻,彻骨难眠。”

(2).指笙的吹奏声。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嫋嫋愁新。” 宋 陆游 《狂吟》诗:“秋风 湘 浦纫兰佩,夜月 緱 山听玉笙。”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