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途次口占三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泂 |
释义 | 途次口占三首原文鼓棹泛瀰茫,驱车道莽苍。功名中底用,奔走为谁忙。 白浪高扬子,青山入建康。 从来怀古意,秋至转悲凉。 诗词问答问:途次口占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苏泂 参考注释鼓棹亦作“ 鼓櫂 ”。划桨。《晋书·陶称传》:“鼓棹渡江二十餘里。” 隋炀帝 《遗陈尚书江总檄》:“山川共有,我据上游,鼓櫂之能, 吴 楚 不异。” 王闿运 《衡阳彭公行状》:“头队皆小船,无篷桅,鼓櫂直下。”《解放日报》1942.7.4:“而抗战巨舟之能经历风浪鼓棹前进者,亦有赖于国内团结。” 车道公路或街道上划分出的行车道 莽苍形容郊野景色迷茫,也指无际的原野 烟雨莽苍 功名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奔走(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白浪雪白的波涛。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宋 陆游 《夜宿阳山矶》诗:“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高扬高高升起或飞扬 旗帜高扬 灰尘高扬 情绪高扬 青山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从来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古意(1) 古代的风格趣味;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 “摘星山庄”每天摩托车来来去去,损及古意 (2) 追念古代的人、物、事迹的情意 长安古意 秋至秋分。《管子·轻重己》:“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悲凉悲哀凄凉 原隰多悲凉。——宋· 颜延之《秋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