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八定林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辙 |
释义 | 原文定林两山间,崖木生欲合。茅屋倚岩隈,重重阴清樾。 晨斋取旁寺,生事信幽绝。 吾人定何为,常欲依暖热。 诗词问答问:《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八定林院》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参考注释茅屋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岩隈深山曲折处。 隋炀帝 《秦孝王诔》:“扈驾仁寿,抚席巖隈。” 唐 孟翔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诗:“萝蔦罥紫綬,巖隈驻朱轓。” 元 张纬 《结庐》诗:“却恐 汉 庭须羽翼,鹤书未许老巖隈。” 重阴亦作“ 重隂 ”。1.指云层密布的阴天。 汉 张衡 《南都赋》:“玄云合而重隂,谷风起而增哀。” 南朝 宋 谢惠连 《咏冬》:“繁云起重阴,迴飈流轻雪。”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连日重阴,人谓必雨。” (2).指阴雨。 三国 魏 曹植 《赠王粲》诗:“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文选·成公绥<啸赋>》:“济洪灾於炎旱,反亢阳於重隂。” 李周翰 注:“云雨谓之重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亢阳则出谷颺尘,重阴则滔天凌丘。” (3).指地下。 (4).犹浓阴。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山冈有餘暎,巖阿增重阴。” 唐 王维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緑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5).双重庇荫。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余以顽蔽,覆露重隂。仰追先考,执友之心。” 晨斋僧尼朝食。 唐 法照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诗:“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五代 齐己 《题真州精舍诗》:“晨斋来海客,夜磬到渔家。” 生事(1) 制造麻烦;惹事非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水浒》第十四回 造谣生事 (2) 指生计;境遇 生事若何? 幽绝清幽殊绝。《后汉书·苏不韦传》:“城闕天阻,宫府幽絶,埃尘所不能过,雾露所不能沾。” 唐 白行简 《李娃传》:“﹝院中﹞有山亭,竹树葱蒨,池榭幽絶。” 人定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为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暖热(1).温暖。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巴金 《发的故事·星》:“ 志良 觉得心里一阵暖热,仿佛那颗心就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似的。” (2).炎热。 巴金 《灭亡》第五章:“但太阳还想尽力驱散那遮蔽它的薄雾,把它底光明完全照在地上,带回夏天底暖热来。” 王鲁彦 《我们的太平洋》:“洁白的瀑布诱惑着我们脱鞋袜,走去受洗礼,随后还逼我们到湖中洗浴游泳,倘若天气暖热的话。”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