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四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石宝 |
释义 |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四原文芍药花前佩玉归,花容玉韵两依稀。 光悬上相笼中品,色借长杨雨后菲。 看到天然如欲语,似怜香散自成围。 挥毫便写升平象,记得深红傍晓扉。 诗词问答问: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熊峰集卷四 参考注释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佩玉(1) 贵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2) 佩戴玉器 花容比喻女子美丽的容貌。亦借指女子面容。 元 方回 《虚谷闲抄》:“见少女如 张 等辈十许人,皆花容绰约,釵鈿照辉。” 明 王錂 《寻亲记·惩恶》:“那佳人至死不肯允,一朝把花容割破做疮痕,方得离分。”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陈楚南 《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悵花容一见难。’” 老舍 《青蛙骑手》第二场:“二妹呀,快来帮我重整花容。” 玉韵(1).指佛家诵经之声。 南朝 梁简文帝 《八关斋制序》:“香吐六銖,烟浮五色;目对金容,耳餐玉韵。” (2).对他人诗文的美称。 唐 白居易 《将发洛中枉令狐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诗:“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唐 张道符 《和主司王起》:“莲峯对处朱轮贵,金榜传时玉韵成。” (3).对清越声音的美称。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 谩唱《伊州》遍,认取轻敲玉韵长。” 宋 杨万里 《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诗:“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 依稀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上相(1) 指某人的照片比本人好看 (2) 古时尊称宰相 位为上相 中品中等;中等品级。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晋司空张华》:“今置之中品,疑弱,处之下科,恨少,在 季 孟 之间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 清 吴伟业 《咏史》诗:“薄禄从下僚,末俗居中品。” 长杨(1).亦作“ 长扬 ”。 长杨宫 的省称。 汉 扬雄 《长杨赋》:“振师 五柞 ,习马 长杨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长杨 射熊羆,武帐弄哑咿。” 宋 秦观 《韦元成论》:“﹝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长扬 射熊馆 ,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 明 高启 《少年行》之一:“官侍 长扬 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 清 洪昇 《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 长扬 。”参见“ 长杨宫 ”。 (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刘良 注:“杨,柳树也。” 唐 温庭筠 《太子西池》诗之二:“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3). 汉 扬雄 所作《长杨赋》的省称。 唐 李白 《大猎赋》:“《长杨》夸胡,设网为周阹。” 宋 范仲淹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雨后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天然(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怜香喜爱花香。亦以喻对女性的怜爱。 唐 徐夤 《蝴蝶》诗:“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遶綺罗衣。”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看他怜香至性,惜玉真情,料不把虚言相誑。” 挥毫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升平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记得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