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挽陈直学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迈 |
释义 | 挽陈直学二首原文饱看布褐与轩裳,识破都如梦一场。失鹿蕉间空咄咄,骑鹏天上去堂堂。 命真不遇才何负,人已无存德未忘。 珍重骓甥歌挽些,他年有泪洒槟榔。 诗词问答问:挽陈直学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迈 参考注释饱看尽量看。 元 耶律楚材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之二:“掀髯坐语閒临水,仰面徐行饱看山。”《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指望帮过了船边,细细饱看。谁知纔傍过去,便掩上舱门。” 布褐(1) 粗布衣服 (2) 借指平民 轩裳(1).犹车服。 晋 陶潜 《杂诗》之十:“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一妹 以天人之姿,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以盛轩裳。” 明 高叔嗣 《再调考功作》诗:“轩裳日待旦,閶闔凌云排。” (2).指官位爵禄。 唐 元结 《忝官引》:“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追忆悔尤,滥轩裳之非据;自嗟衰耄,指林壑以言归。” 元 张养浩 《山坡羊》曲:“琴书笔砚为功课,轩裳倘来何用躲。行,也在我;藏,也在我。” (3).代称有高位的人。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白日青春道,轩裳半下朝。”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题钓台》词:“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明 刘基 《太公钓渭图》诗:“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之五:“ 尧 时石户农,肯易轩裳苦。” (4).用为对人的敬称。 康有为 《怀翁常熟去国》诗:“早携书剑将行马,忽枉轩裳特执裾。” 识破看穿;看破 识破他的伪装,并揭发他的真面目 一场表数量。犹一回,一番。 唐 白居易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诗:“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若是押发人是个学舌的,就有一场是非出来。”《红楼梦》第三二回:“别是想起什么来,生了气,叫他出去教训一场罢?” 巴金 《家》二九:“我想起她死得可怜,偷偷买点钱纸给他烧,也不枉生前跟她好一场。” (1).指一次科场考试。 唐 白居易 《选人入试继烛判对》:“将期百鍊之后,思苦弥精;何意一场之中,心劳愈拙。”《金史·选举志一》:“ 承安 四年,上諭宰臣曰:‘一场放二状元,非是。’” (2).表数量。指某些活动的一个场次。如:一场电影;一场球赛。 (3).戏剧中的一个段落亦称一场。 失鹿失去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也。”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君咨见寄》诗:“中原未失鹿,东海方横鲸。” 清 石为崧 《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诗:“荆榛曾记从龙日,鼙鼓还传失鹿年。” 咄咄感慨声;表示感慨;表示责备或惊诧 咄咄怪事 鹏天《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鹏天”指高空。 清 文廷式 《鹧鸪天·即事》词:“错从蚁穴闻牛鬭,自纵鹏天任燕猜。” 上去(1) 由低处到高处 顺着山坡爬上去 (2) 登上 车来了,你上去吧 (3) 向前发展;得到提高 这里的工作老是搞不上去 堂堂(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不遇(1) 不得志;不被赏识 怀才不遇 (2) 没碰到 可又有一说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珍重(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他年(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槟榔(1) 一种常绿乔木( Areca cathecu ),树干很高,羽状复叶。果实可以吃,也供药用,能助消化,又有驱除绦虫的作用。生长在热带地方 (2) 这种植物的果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