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月令七十二候诗·六月大暑中三候·其三十四·腐草为萤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草腐无情却有情,化为萤乃傍宵行。 得阴气不愁雨湿,生夏方因似火明。 游月居然杂星点,泛风奚碍傲灯檠。 东山什善体人意,世事那能免远征。 诗词问答问:《月令七十二候诗·六月大暑中三候·其三十四·腐草为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 参考注释无情(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有情(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宵行(1).夜间出行。《周礼·秋官·司寤氏》:“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荀子·解蔽》:“ 夏首 之南有人焉,曰 涓蜀梁 。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已宵行而祗命,甫夕惕以当官。”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是日,予与 諫声 抵 唐山 时,日已暮,乃赁得大车宵行。” (2).虫名。即萤。俗称萤火虫。《诗·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萤火》:“《豳风》‘熠燿宵行’,宵行,乃虫名;熠燿,其光也。” 阴气(1).寒气,肃杀之气。《管子·形势解》:“秋者阴气治下,故万物收。”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六:“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唐 杜甫 《雨》诗:“干戈盛阴气,未必自阳臺。” 邹韬奋 《萍踪寄语》四五:“在 伦敦 的蜡人馆里,还在地窖里布置许多被监禁或枪决的著名犯人,阴气逼人,如游阴间。” (2).旧指所谓女人之气。 老舍 《神拳》第二幕:“我们练团,得躲着女的,女人是阴气,阴气一冲,法术就不灵了。” 雨湿亦作“ 雨溼 ”。指阴雨天。 晋 王羲之 《杂帖四》:“月半,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溼,体气各何如?” 唐 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寃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仇兆鳌 注:“ 后汉 陈宠 为太守, 洛阳城 每阴雨常有哭声。”一本作“ 雨溼 ”。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星点一点儿;一星一点 没星点官架子 灯檠灯架。 北周 庾信 《对烛赋》:“刺取灯花持桂烛,还却灯檠下烛盘。” 宋 陆游 《冬夜读书》诗:“莫笑灯檠二尺餘,老来旧学要耘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甃砖如小龕,一故灯檠在焉。” 东山(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人意人的意愿、情绪 不满人意 世事(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那能方言。怎么样。 出处: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远征(1) 征伐远方国家与地区 (2) 行走远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