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举人何净南还·其一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祁顺 |
释义 | 送举人何净南还·其一原文长才应拟早登科,迟速由天可奈何。 莫向归途重惆怅,人间秋后月明多。 诗词问答问:送举人何净南还·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参考注释长才优异的才能。 唐 白居易 《答杜兼谢上河南少尹知府事表文》:“亚理以明慎选,专领以展长才。”《金史·宣宗纪》:“内负长才不为人所知者,听赴招贤所自陈。”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策划赖长才,腐朽化神奇。” 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迟速慢和快;缓慢或迅速。《左传·昭公十三年》:“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 宋 欧阳修 《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使以快短明衡文》:“ 肃顺 问 碧湄 曰:‘子向来写作迟速何如?’”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宜於每时之中分十刻如息紧之比,每刻之中分十秒,每秒之中分十微,其针轮之迟速,即以此定之。” 可奈怎奈;可恨。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可奈情怀,欲睡朦朧入梦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可奈那 竇娥 百般的不肯随顺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可奈茶客太多,人声嘈杂。” 归途回归的路途 踏上归途 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秋后(1).立秋以后。《魏书·广陵王羽传》:“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 唐 杜甫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唐 皮日休 《怀鹿门县名离合》诗之一:“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閒数晚来鱼。” 唐 罗隐 《寄徐济进士》诗:“霜压 楚 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 (2).指秋收以后。 王安友 《协作》:“现在什么也别说了,等着秋后看产量吧。” 月明(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