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五言白话诗·其十一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缺名一 |
释义 | 五言白话诗·其十一原文从头捉将去,顽骨不心擎。 虽然畜两眼,终是一双盲。 向前黑如漆,直掇入深坑。 沉沦苦海里,何日更逢明? 诗词问答问:五言白话诗·其十一的作者是谁?答:缺名一 注释1. 押庚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参考注释从头(1) 从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2) 重新 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一双(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 (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3).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向前先前,以前 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直掇亦作“ 直裰 ”。亦作“直敪”。1.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一·论衣冠异制》:“ 晋 处士 冯翼 ,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襴,前繫二长带, 隋 唐 朝野服之,谓之 冯翼 之衣,今呼为直掇。”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富郑公 致政归西都,尝著布直裰,跨驴出郊。”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燕居之所常用也。”《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穿寳蓝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 (2).指僧袍。《景德传灯录·普化和尚》:“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一箇直敠。’” 元 无名氏 《东坡梦》第一折:“把我褊衫都当没了,至今穿着皂直掇哩。”《水浒传》第七一回:“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 入深犹深入。《墨子·号令》:“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 海里(1) 在航海上应用的一种距离的单位,按地球大圆一分的弧长计,此长度由于地球并非正圆体而有所差异 (2) 英制单位等于1853.2米 (3) 国际单位等于1852米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