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生查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千秋 |
释义 | 生查子原文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诗鬓已惊霜,镜叶慵拈杏。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 春事到荼,还是无音信。 诗词问答问:生查子的作者是谁?答:王千秋 王千秋生查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莺声(1).黄莺的啼鸣声。 唐 白居易 《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 王逢 《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 (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恰恰形容鸟叫声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纤纤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 十指纤纤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积恨深恨;久恨。 唐 王勃 《秋日游莲池序》:“秋者愁也,酌浊酒以荡幽襟,志之所之,用清文而销积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谨操守》:“是己之严刑酷法而聚之,彼则倾囊倒篋而吞之矣,其民之深仇积恨不归之己而归之谁耶!” 邹韬奋 《经历》十五:“各人对他虽积恨在心,但都敢怒而不敢言。” 愁阵犹愁城。 唐 韩偓 《残春旅舍》诗:“禪伏诗魔归静域,酒衝愁阵出奇兵。” 春事(1).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宋 王初寮 《履道象州上元》诗:“幽怀不自閒,欲逐春事起。安得五亩园,种蔬引江水。” (2).春色;春意。 唐 徐晶 《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明 刘基 《次李子庚韵》:“风落餘花春事非,愁心烟雨共霏霏。” 清 曹寅 《菜花歌》:“四月 吴 中春事足,四郊花气穿城瀆。” (3).特指花事。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4).指男女欢爱。 明 沉仕 《偶见》曲之二:“交鸞凤春事无涯,不觉香露滴、牡丹芽。” 还是(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音信信息;书信;消息 他走后杳无音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