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程秀才望五老峰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彭汝砺 |
释义 | 和程秀才望五老峰原文忆步灵芝望翠峦,扁舟今入望中山。 沾濡晓雾仙衣湿,点缀春苔鹤发班。 幽谷静闻寒布落,重崖晴见暮云还。 世途正为声荣困,谁伴苍颜老此间。 诗词问答问:和程秀才望五老峰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参考注释灵芝一种蕈( Ganoderma lucidum ),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有光泽。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我国古代用来象征祥瑞 扁舟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入望进入视野。 唐 刘德仁 《监试莲花峰》诗:“ 太华 万餘重,岧嶤只此峯。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五代 孟贯 《冬日登江楼》诗:“远村虽入望,危槛不堪凭。” 元 陈雷 《寄刘仲原经历》诗:“ 鸳鸯湖 水漾晴暉,镜里遥峰入望微。” 冰心 《往事二》六:“水底看见黑云浮动,湖岸上的秋叶,一丛丛的红意迎人,几座楼台在远处,旋转的次第入望。” 中山(1) 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兼……赵、 宋、 卫、 中山之众。——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非尊于…中山之君。 沾濡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 姚华 《论文后编》:“《诗》、《书》之教,著於四术, 姬 周 学人,靡不沾濡。” 点缀(1) 衬托;装饰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应景儿;凑数儿 (3) 指衬托、装饰的东西 春苔春日的苔藓。 晋 陆机 《婕妤怨》诗:“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秋叶飞兮散红树,春苔生兮覆緑泉。” 鹤发白发。 南朝 梁 庾肩吾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三赋南城门老》:“鹤髮辞轩冕,鮐背烹葵菽。”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髮乱如丝。”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四:“矮小的 张仲老 把他的童颜愈见涨红起来,星眼愈见睁圆起来,鹤发似乎有要直竖的形势。” 幽谷幽静、深邃的山谷 重崖重迭的山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一入大路,遂举步甚艰。所称 蜀 道,不在重崖,而在康庄。” 世途同“ 世涂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五九:“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自家无运智,却道世途艰。” 清 周亮工 《皖江与文灯岩》诗之三:“世途真坦易,吾道自飘摇。”详“ 世涂 ”。 声荣犹声誉。《后汉书·宦者传论》:“刑餘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暉於门阀,肌肤莫传於来体。” 苍颜(1).苍老的容颜。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苍颜白髮,頽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清 孙枝蔚 《病》诗:“已识苍颜瘦,何劳明镜窥。” (2).苍翠之色。 宋 曾巩 《冬望》诗:“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迴。” 清 孙枝蔚 《水叹》诗之二:“古人心如雨中山,久雨益復识苍颜。” 此间此地 此间已有传闻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