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初寒在告有感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初寒在告有感原文扫地烧香兴未阑,一年佳处是初寒。银毫地绿茶膏嫩,玉斗丝红墨渖宽。 俗事不教来眼境,闲愁那许上眉端。 数檽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经展卷看。 诗词问答问:初寒在告有感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扫地(1) 用扫帚等清扫地面 (2) 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 威信扫地 烧香(1) 拜神佛时点着香插在香炉中 烧香拜佛 (2) 比喻为求人办事而请客送礼 有些地方风气不正,办事得先烧香 佳处(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初寒刚开始寒冷。 南朝 宋 谢灵运 《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宋 孙光宪 《临江仙》词:“霜拍井梧乾叶堕,翠帷雕槛初寒。”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正遇着初寒时分,您言冬至我言春。” 银毫(1).指煮茶用的毫瓯。上有白纹如兔毫,故名。 宋 陆游 《初寒在告有感》诗之一:“银毫地緑茶膏嫩,玉斗丝红黑瀋宽。”参阅 宋 蔡襄 《茶录·茶盏》。 (2).指毛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 (3).即银角子。云南酒歌《香花蜡烛迎红军》:“进城三天开大会,大洋银毫分穷人。”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一场:“我这儿有两个银毫,你带着,路上用。” (4).指铝质分币。《小说月报》1981年第2期:“此时连买盒火柴的银毫子也没有。”参见“ 银角子 ”。 绿茶成品茶的一种,用不完全发酵的叶子烘制成,冲泡时成淡青色而味清香 玉斗(1) 酒器 玉斗一双。——《史记·项羽本纪》 (2) 又 亚父受玉斗。 (3) 北斗星 墨渖(1).墨汁。 宋 陆游 《杂兴》诗之五:“浄洗砚池瀦墨瀋,乘凉要答故人书。” 清 王式丹 《萧尺木凌歊台图》诗:“ 钟山 有客癖橅彷,坐挥墨瀋升斗倾。” (2).犹墨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淳化帖》:“惟大内所藏,係当日所赐 毕士安 者,篇帙完善,墨瀋如新, 成亲王 曾见之。” 清 孙枝蔚 《李叔则归故里后怀之以诗》:“曾陪杖履嘆风流,墨瀋于今徧九州。” (3).指学问。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柴四》:“少小贾贩,胸无墨瀋,焉知故事?” 俗事世俗的事务 俗事缠身 眼境眼界。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外清眼境,内净心尘。” 闲愁亦作“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唐 张碧 《惜花》诗之一:“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明 文徵明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閒愁到酒边。” 眉端(1) 眉头;眉尖 愁上眉端 (2) 指书页的上端 丹经讲述炼丹术的专书。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 南朝 梁 江淹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广成 爱神鼎, 淮南 好丹经。”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彼异端者流,掇虚崇诞,谓 轩皇 受丹经,传九品,及服食金液之术,岂不浅之乎闚圣閾哉。” 清 孙枝蔚 《房衍公每以治生养生相劝因有赠》诗:“出门寻羽士,拭几展丹经。” 展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展卷诵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