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除夕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除夕原文一日不相让,臈除又此时。 踏庭布麻秸,㷒鼎著松枝。 遇闰仍荏苒,排年暗转移。 宪书惜释手,明岁失康熙。 诗词问答问:除夕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四 2. 宪书排年以甲子一周为度我雍正皇祖纪年六十一为最久至明年壬寅但 * 牟矣为之怆然 参考注释一日(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相让(1) 退让,宽容忍耐 在利益上相让 (2) 谦让,礼让 相让为上 此时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麻秸剥掉皮的麻秆 荏苒(1)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诗》 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 (2) 草叶柔弱的样子 排年(1).连年,逐年。《元典章·礼部五·医药》:“今将各处排年未纳药物开坐前去,请催贡。” (2).古代称里甲轮流值年当差。亦指轮流当差的人。《明史·食货志一》:“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 清 吴伟业 《芦洲行》:“州县逢迎多妄报,排年赔累是重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十甲轮充值年当差者,谓之排年。其一年中之正赋杂差,皆排年是问。” 转移(1) 从一地转往另一地 向后方转移 (2) 从一种存在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尤指精神上的转移 爱情转移 宪书即历书。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子贱 辞去,因请借善书者二人,使书宪书教品。”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卖宪书》:“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绿野仙踪》第六六回:“次日, 庞氏 一早又取过宪书来,着贡生择日子。” 老舍 《柳家大院》:“ 老王 和我借宪书抽她的嘴巴。” 释手放手;撒手 爱不释手 明岁(1).预示年成。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新虹明岁,高月照秋。” (2).明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应修人 《初游草佳村》:“明岁的蚕时我想来。” 康熙(1654.5.4—1722.12.22)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 康熙、乾隆、咸丰 清朝三代皇帝的年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