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点绛唇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蔡伸 |
释义 | 点绛唇原文背壁灯残,卧听檐雨难成寐。井梧飘坠。 历历蛩声细。 数尽更筹。 滴尽罗巾泪。 如何睡。 甫能得睡。 梦到相思地。 诗词问答问:点绛唇的作者是谁?答:蔡伸 蔡伸点绛唇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壁灯安装在墙上的灯 檐雨檐沿滴下的雨水。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诗:“野云低度水,簷雨细随风。” 由屋檐滴落的雨水。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七:“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南唐 冯延巳 《归自谣》词:“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 成寐入睡。 唐 杜甫 《东屯月夜》诗:“天寒不成寐,无梦寄归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不意故人重逢,又惹一天旧恨;你听涛声震耳,今夜那能成寐也。” 飘坠犹飘落。 南朝 梁 刘孝绰 《于座应令咏梨花》:“岂不怜飘坠,愿入九重闈。” 唐 白居易 《江州雪》诗:“须臾风日暖,处处皆飘坠。”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在小小的灯火光中,闭目枯坐,如见雪花片片飘坠。” 历历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蛩声蟋蟀的鸣声。 唐 白居易 《禁中闻蛩》诗:“西窗独闇坐,满耳新蛩声。” 宋 王安石 《五更》诗:“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晓月残星,满耳蛩声雁阵。”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蛞蛞》:“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芽,鲜红萝卜,偶於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 更筹(1).古代夜间报更用的计时竹签。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诗:“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 宋 欧阳澈 《小重山》词:“无眠久,通夕数更筹。” 明 朱鼎 《玉镜台·闻鸡起舞》:“多少红楼长夜宴,欢娱甚,独教辛苦执更筹。” (2).借指时间。 唐 李福业 《岭外守岁》诗:“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迴。”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你不索问更筹,则看这水云收。” 罗巾丝制手巾。 唐 白居易 《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唐 聂夷中 《杂怨》诗:“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粉泪但能添 楚 竹,罗巾谁解繫 吴 船。”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甫能刚刚能。 宋 辛弃疾 《杏花天》词:“甫能得见茶甌面,却早安排肠断。”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某 周公瑾 甫能赚得 刘备 过江来,不想主公为甚么就放他回去了。”《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官人直恁负恩,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 相思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