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诗一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余授 |
释义 | 诗一首原文绝塞邛崃外,偏城越巂东。 山含初夏雪,林偃夕阳风。 地僻无参谒,民淳少讼争。 睡馀兵放教,衙退吏归耕。 诗词问答问:诗一首的作者是谁?答:余授 注释1. 五言律诗 2. 以上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六《黎州》 参考注释邛崃亦作“ 邛莱 ”。山名。 邛崃山 ,在 四川省 荥经县 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请处 蜀郡 严道 邛 邮” 唐 司马贞 索隐:“ 严道 有 邛莱山 ,有邮置,故曰‘ 严道 邛 邮’也。” 宋 李刘 《水调歌头·寿赵茶马》词:“万里 碧鸡 使,叱驭问 邛崍 。” 初夏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参谒晋见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遗容、陵墓等。《北史·韦艺传》:“ 艺 容貌瓌伟,每夷狄参謁,必整仪卫,盛服以见之。”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缘昨到来,未获参謁。儻能暂垂见过,实为多幸。”《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只见旧时一班直厅的军壮,预先领了钧旨,都来参謁。” 冰心 《南归》:“在那几天内,除了每天清晨,一家子从寓所走到殡仪馆参谒母亲的遗容之外,我们都不出门。” 讼争争辩;争吵。《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人若能宽裕其心,念此非杀父兄事也,言语讼争,何仇之有!” 放教使;令。 唐 白居易 《春来频与李二十宾客同游因赠长句》诗:“可惜济时心力在,放教临水復登山。” 金 元好问 《满江红·嵩山中作》词:“暂放教老子据胡牀,邀明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此 芙蓉城 七郎子新妇归寧,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覷。” 衙退(1).谓官衙办公之后。 唐 白居易 《过李生》诗:“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唐 李洞 《赠长安毕郎中》诗:“朝迴座客酬琴价,衙退留僧写鹤真。” (2).谓蜂群飞散之后。 宋 钱昭度 《村居》诗:“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参见“ 蜂衙 ”。 归耕(1).回家耕田。谓辞官回乡。《吕氏春秋·赞能》:“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汉书·夏侯胜传》:“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宋 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从此归耕 剑 外,何人送我 池 南。” 金 王子端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 (2).琴曲名。《文选·张衡<思玄赋>》:“嘉 曾 氏之《归耕》兮,慕 歷阪 之钦崟。” 李善 注引《琴操》:“《归耕》者, 曾子 之所作也。 曾子 事 孔子 十有餘年,晨觉,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於是援琴鼓之,曰:‘歔欷归耕来兮!安所耕 歷山 盘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