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同咏坐上玩器 乌皮隐几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谢朓
释义

同咏坐上玩器 乌皮隐几原文

蟠木生附枝。
刻削岂无施。
取则龙文鼎。
三趾献光仪。
勿言素韦洁。
白沙尚推移。
曲躬奉微用。
聊承终宴疲。

诗词问答

问:同咏坐上玩器 乌皮隐几的作者是谁?答:谢朓
问:同咏坐上玩器 乌皮隐几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谢朓的名句有哪些?答:谢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蟠木

(1).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纲 《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

(2).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 。《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 ,南至于 交趾 ,西济于 流沙 ,东至于 蟠木 。” 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 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 ,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裴駰 谓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四》:“ 阴陵 朝北附, 蟠木 引东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 ,地东至 蟠木 ,南至 交趾 。 蟠木 者,一曰 榑木 ,则 扶桑 也。”参阅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一·五帝本纪》、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

附枝

树木的分枝。《汉书·萧望之传》:“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权德舆 《寄侍御从舅初免职归东山》诗:“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刻削

(1).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

(2).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嶸刻削。”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

(3).苛刻,严酷。《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唐临传》:“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平心 《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一:“ 康熙帝 比 顺治 统治者更深刻地察觉到,前朝君臣的腐败和刻削,怎样加速了 明 政权的崩溃。”

(4).侵害;剥夺。《史记·孝景本纪》:“至 孝景 ,不復忧异姓,而 鼂错 刻削诸侯。”《南史·恩倖传·沉客卿》:“ 客卿 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节度使刻削军府,刑赏失中,遂致迫逐。”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一》:“官司自俸廉而外,一思展拓,何一非侵渔刻削之端。”

(5).节俭。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6).剪裁;删节。 唐 孟郊 《品松》诗:“名华非典赏,剪弃徒纤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7).谓造语工巧,文笔峻拔。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 信道 清才,而诗刻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文章宗旨》:“ 唐 之文, 韩 之雅健, 柳 之刻削,为大家。” 明 方孝孺 《答张廷璧书》:“足下之诗刻削森秀,为世俗异味,其辞信奇矣。”

取则

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挂服捐驹,前良取则。” 李善 注引 赵岐 《三辅决录》:“ 长安 刘氏 ,唯有 孟公 ,谈者取则。”《隋书·经籍志四》:“﹝ 挚虞 ﹞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 明 宋濂 《恭题御制论语解二章后》:“虑一二儒臣未达注释之凡,乃手释二章以赐 克表 ,俾取则而为之。”

文鼎

刻镂花纹的鼎。《汉书·武帝纪》:“ 冀州 脽壤乃显文鼎,获荐於庙。” 颜师古 注:“文鼎,言其有刻鏤之文。”

三趾

(1).指三足乌。 晋 左思 《魏都赋》:“莫黑匪乌,三趾而来仪;莫 * 狐,九尾而自扰。”《隋书·音乐志上》:“三趾晨仪,重轮夕映。”详“ 三足乌 ”。

(2).指天、地、人鬼之礼。《文选·班固<幽通赋>》:“ 嬴 取威於 伯 仪兮, 姜 本支乎三趾。”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姜 , 齐 姓也。趾,礼也。 齐 , 伯夷 之后, 伯夷 为 虞舜 典天、地、人鬼之礼也。”

光仪

光彩的仪容。称人容貌的敬词,犹言尊颜。 汉 祢衡 《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若诸佛见存,一切洞彻,而威神之力,诸法自在,何为不曜光仪于当今?” 唐 张鷟 《游仙窟》:“敢陈心素,幸愿照知!若得见其光仪,岂敢论其万一!” 清 刘大櫆 《与某翰林书》:“ 櫆 明年将至京师,使得立於堂阶之下,而望先生之光仪,幸甚。”

白沙

(1).白色沙砾。《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晋书·五行志中》:“ 元康 中, 京洛 童謡曰:‘南风起,吹白沙,遥望 鲁国 何嵯峨?千岁髑髏生齿牙。’” 唐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诗:“六月南风吹白沙, 吴 牛喘月气成霞。”

(2).即白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鲛鱼》:“古曰鮫,今曰沙,是一类而有数种也……其背有珠文,如鹿而坚彊者,曰鹿沙,亦曰白沙。”

推移

变化、移动或发展

向大海方向猛力推移的冰川

曲躬

折腰。形容恭顺。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而欲使志义之士匍匐曲躬以事己,毁颜諂諛以求亲,然后乃保持之。”《北史·郭祚传》:“於时领军 于忠 恃宠骄恣, 崔光 之徒,曲躬承接。”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一折:“待放榜后,自来曲躬低首,谢恁 岐王 。”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0: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