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食蔗居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食蔗居原文自东上西谷,斯为食蔗尾。 至末益觉甘,名居实因此。 设西下东岭,路首必由是。 上下首尾间,无定乃定理。 一切有为法,如幻其言旨。 诗词问答问:食蔗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八 参考注释东上(1).从堂东升位。《仪礼·乡射礼》:“乡射之礼……乃席宾南面东上。”《礼记·明堂位》:“昔者, 周公 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 (2).从东边升起。 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蔗尾《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愷之 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后因以“蔗尾”喻先苦后乐,有后福。 元 李俊民 《游青莲》诗:“渐佳如蔗尾,薄险似羊肠。” 清 唐孙华 《早秋杂兴次江位初韵》之五:“佳境谁能全蔗尾,危涂且无上竿头。” 因此因为这个 减了税,因此怨声也少些了 上下(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首尾(1) 事情的开头和结尾,事物的前面和后面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事情从开始到结束 首尾历时三年 (3) 勾结;有某种关系 共相首尾 原来县吏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水浒传》 (4) 也指男女私情 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却如何与他同行同宿。——《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5) 真实情况 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更不好。——《红楼梦》 (6) 底细;关健 此乃是武侯八阵图;藏了首尾,人皆不晓。——《水浒传》 定理通过理论证明能用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 一切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 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有为法佛教语。谓因缘所生、无常变幻的现象世界。《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言旨语意。《后汉书·黄琼传》:“ 琼 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