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再送念东五首·其五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王士祯 |
释义 | 再送念东五首·其五原文笼水群山绕郭明,杖藜随处有泉声。 名蓝金碧和烟雨,小李将军画不成。 诗词问答问:再送念东五首·其五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九 参考注释群山(1) 山连山 群山环抱 (2) 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 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 杖藜(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随处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金碧(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小李将军(1).指 唐 山水画家右武卫大将军 李思训 之子 昭道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唐朝上》:“ 思训 子 昭道 , 林甫 从弟也,变父之势,妙又过之……世上言山水者,称 大李将军 、 小李将军 。 昭道 虽不至将军,俗因其父呼之。”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 唐 大、小 李将军 始作金碧山水。” 清 王士禛 《再送念东》诗之五:“名蓝金碧和烟雨, 小李将军 画不成。” (2).指 李昇 。《宣和画谱》卷三:“ 李昇 , 唐 末 成都 人也,初得 李思训 笔法,而清丽过之…… 蜀 人亦呼为 小李将军 。”参见“ 大李将军 ”。 不成——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