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瑞鹧鸪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元干 |
释义 | 瑞鹧鸪原文雏莺初转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 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 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诗词问答问:瑞鹧鸪的作者是谁?答:张元干 参考注释转斗(1).投放诉讼状子的箱子。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遯》:“莫説我做官的人,离了职守,无拘无束,竟与神仙一般,就是做管家的,离了转斗,也便放心乐意,做起醉汉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宅门告示》:“如吏书传送僉套或紧急文稿,许击梆,从转斗内投进。” (2).转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 人起 彭城 ,转鬭逐北,至於 滎阳 ,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唐 高适 《塞上》诗:“转鬭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清 曾国藩 《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孤 * 鬭,累月不归。” 尖新新颖别致 《盼望》那首诗,语言非常美,而且精简正确,意象也很尖新 双蕊一个烛芯上结出的两个烛花。旧时认为是喜事的征兆。 宋 吕渭老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昨夜烛花结了个双蕊,烛花双蕊,喜事来。” 掌上身指女子轻盈善舞的体态。 唐 罗隐 《赠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参见“ 掌上舞 ”。 多生佛教以众生造善恶之业,受轮回之苦,生死相续,谓之“多生”。 唐 白居易 《味道》诗:“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 宋 苏轼 《入寺》诗:“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清 吴伟业 《同孙浣心郁静岩家纯祜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今日 云门 纔喫棒,多生 山谷 少安禪。” 绮罗人指富贵中人。 宋 张元干 《瑞鹧鸪》词:“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綺罗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此怪大佳,其意识在綺罗人上。” 回波从雷达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或在一个雷达 * 的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由这个信号所产生的踪迹 方响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 南朝 梁 ,为 隋 唐 燕乐中常用乐器。 唐 牛殳 《方响歌》:“乐中何乐偏堪赏,无过夜深听方响。”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比上膳,以行在草草无乐,鸚鵡大呼:‘ 卜尚乐 起方响!’久之曰:‘ 卜娘子 不敬万岁。’盖 道君 时掌乐宫人以方响引乐者,故犹以旧例相呼。 高庙 为之罢膳泣下。”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归讯》:“引清謳,击方响。”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方响》、《文献通考·乐七》。 敲更打更。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若干简单的调子,如和尚放焰口时的擂鼓,如从前 北平 深夜敲更的梆点,极少‘音高’与‘音质’的变化,几乎全靠节奏组成。” 豆蔻(1) 白豆蔻( Amomum cardamon )的别称,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 (2) 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可以入药 (3) 比喻少女 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梢头(1) 树枝的顶端 月上柳梢头 (2) 原木的细端 (3) 〈方〉∶末尾;尽头 市镇梢头 情知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 * 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巫峡(1). 长江三峡 之一。一称 大峡 。西起 四川省 巫山县 大溪 ,东至 湖北省 巴东县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 巫峡 ,盖因山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 巴 东 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 杨炯 《巫峡》诗:“ 三峡 七百里,惟言 巫峡 长。” 宋 苏轼 《巫山》诗:“ 瞿塘 迤邐尽, 巫峡 峥嶸起。” 郭沫若 《月蚀》:“ 巫峡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没有的。” (2). 战国 宋玉 《高唐赋》记 楚襄王 游 云梦 台馆,有 楚怀王 梦与 巫山 神女相会的故事,后遂以“巫峡”称男女幽会之事。 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词:“冰眸莲脸见长新, 巫峡 更何人。” 宋 陈德武 《玉蝴蝶·雨中对紫薇》词:“梦回 巫峡 ,春在瑶池。”《宦海》第十五回:“﹝ 木观察 ﹞虽然丁了艰,却不肯守着居丧的礼节,在那寝苫枕块的时候,还要寻那 阳臺 巫峡 的风流。”参见“ 巫山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