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哭吴兴柳恽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何逊
释义

哭吴兴柳恽诗原文

南州擅荆梓。
上国称羽仪。
伊人以载德。
李公伤在期。
远识内无愠。
深衰外有规。
清文穷丽则。
弘论尽高奇。
多能诚所贵。
小善聊复为。
百步均射叶。
八体妙临池。
曲悟同神解。
龟谋信有知。
入朝耿长剑。
出牧盛层麾。
纳言信加首。
丰貂亦在移。
霞区两借寇。
贪泉一举巵。
翰飞矫未极。
朝露溘先危。
以兹旧馆想。
况乃西日垂。
蔓草生车辙。
枯木卧崩坻。
樽酒谁为满。
灵衣空自披。
眷言寻惠好。
恸哭悲路歧。
含毫徒有属。
搦管竟无摛。

诗词问答

问:哭吴兴柳恽诗的作者是谁?答:何逊
问:哭吴兴柳恽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何逊的名句有哪些?答:何逊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南州

(1).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

(2).指 豫章郡 。《后汉书·徐稺传》:“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张养浩 《咏史诗·朱震》:“如何当日 陈蕃 榻,止为 南州 孺子 悬。”

(3).借指 徐稺 。 清 宋琬 《韩子新归中州诗以赠之》:“邑宰闻生来,下榻如 南州 。”

(4).指 南阳 。《后汉书·王常传》:“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 ,后会 昆阳 ,幸赖灵武,輒成断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 李贤 注:“谓以廷尉行 南阳 太守。”

(5).指两 粤 。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 南州 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唐 杜甫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诗:“人説 南州 路,山猿树树悬。” 仇兆鳌 注引 顾宸之 曰:“两 粤 为 南州 路。”

(6).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 , 宋 改 南川县 。即今 四川省 南川县 。

荆梓

荆 地所产的梓木,质地优良,因用以喻优异人才。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浑》诗:“南州擅 荆 梓,上国称羽仪。伊人以戴德, 李公 伤在期。”

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羽仪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成帝 时, 班况 女为倢伃,父子并在京师为朝臣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仪,允膺嘉选。” 唐 韩愈 《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於天朝也不远矣。”

(2).犹翼翅。 晋 左思 《吴都赋》:“湛淡羽仪,随波参差。理翮整翰,容与自玩。”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更愿生羽仪,飞身入青冥。”

(3).引申为辅翼。 唐 张九龄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翰飞戾天,羽仪清朝。” 宋 陈亮 《祭郭德扬文》:“晚值兄疾,赖君羽仪。”

(4).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南齐书·东昏侯纪》:“帝乌帽袴褶,备羽仪,登 南掖门 临望。”《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 纯 等设行殿,列羽仪,奉之以归。”《旧唐书·魏徵传》:“ 徵 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心志。”

(5).指帝王卫队。 唐 樊绰 《蛮书·南蛮条教》:“羽仪亦无员数,皆清平官等子弟充,诸蛮不与焉。常在 云南王 左右。羽仪长帐前管係之。”《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以清平子弟为羽仪,王左右有羽仪长八人,清平官见王不得佩剑,唯羽仪长佩之为亲信。”

伊人

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

怎明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画图缘》

秋水伊人

载德

(1).犹积德。《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韦昭 注:“载,成也。”《后汉书·杨震传论》:“遂累叶载德,继踵宰相。” 李贤 注:“《易》曰:‘德积载。’载,重也。”《晋书·夏侯湛传》:“惟伯后聪明叡智,奕世载德,用慈友于我后。”

(2).施行德化。《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李善 注:“载,犹行也。”

(3).具备高尚的道德。 清 曾国藩 《唐镜海先生七十生日同人寄怀诗序》:“观古之君子,其载德而荷道者,必有人焉。”

谓记载其德政。《新唐书·忠义传上·高叡》:“举明经,稍迁 通义 令,有治劳,人刻石载德。”

公伤

职工在工作中受的伤

公伤者应该亨受公费医疗

远识

深远的见识;远见

无愠

不气愤;不怨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殷覬 ﹞意色萧然,远同 鬭生 之无愠。”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远识内无愠,深衷外有规。” 宋 刘克庄 《题小室》诗之一:“ 士师 何止三无愠, 中散 居然七不堪。”

清文

(1).清新俊雅的诗文。 南朝 齐 谢朓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清文蔚且咏,微言超已领。”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

(2).即满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清字经馆》:“ 乾隆 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 天竺 番字、汉文、 蒙古 诸翻译,然其禪悟深邃,故 汉 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译得其秘指。清文句意明畅,反可得其三昧,故设清字经馆於 西华门 内。”

丽则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后以“丽则”指美丽典雅。《后汉书·文苑传赞》:“言观丽则,永监淫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刘师培 《文说·和声》:“观《甘泉》、《籍田》之篇,斋肃丽则;《长门》、《洛神》之作,哀怨清冷。”

弘论

知识广博的言论。见“宏论”

高奇

高超杰出。 汉 王充 《论衡·累害》:“贞良见妬,高奇见噪。”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袁阳源 才气高奇。”《宋史·王安石传》:“ 安石 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説。” 清 梅曾亮 《<桑弢甫先生集>序》:“先生以孝义奇伟之性,发为诗文,高奇清旷,有自得之趣。”

多能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论语·子罕》:“大宰问於 子贡 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 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汉 刘向 《说苑·至公》:“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曰 孙叔敖 ,秀羸多能,其性无欲。” 宋 梅尧臣 《缙叔邀寄永嘉僧》诗:“吾儒不兼习,尔学若多能。”

小善

(1).小的善行。《易·繫辞下》:“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上疏曰”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柔 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 宋 吕公著 《进十事·修身》:“虽小善不可不行,虽小恶不可不去。”

(2).犹小技;小的长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今者主上兴於姦,饰於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 唐 韩愈 《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録,名一艺者无不庸。”《宋史·吴璘传》:“以小善进之,则侥倖者获志,而边人宿将之心怠矣。”

射叶

原指 春秋 楚 养由基 百步射中杨柳叶的故事。后用为善射的典实。 唐 元稹 《遣行》诗之二:“射叶杨才破,闻弓雁已惊。”参见“ 射柳 ”。

八体

(1).八种书体。 秦 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 唐 张怀瓘 《书断》。后以指书法。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穷六义於怀抱,究八体於毫端。”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四:“双声宛转连珠格,八体浓纤倒薤看。”

(2).指八种文体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縟,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临池

《晋书·卫恒传》:“ 汉 兴而有草书…… 弘农 张伯英 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名臣通画学》:“前代名臣能临池者多矣,鲜有以画名者。”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夫人善临池,代公作行草,几夺真。” 吕叔湘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书法一项,确是一种艺术。但是这是要有写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临池的工夫,才会有成就的。”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日记抄得很工整,字体遒劲,也可作临池之用。”

曲悟

深刻的领会。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神解

(1).悟性过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荀勗 善解音声,时论谓之闇解…… 阮咸 妙赏,时谓神解。”《南史·张融传》:“ 融 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高谈鲜能抗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 金纤纤 女子诗才既佳,而神解尤超。”

(2).谓不赖言传而能意会。《晋书·刘伶传》:“﹝ 伶 ﹞与 阮籍 、 嵇康 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竹林。”

龟谋

谓龟卜。《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 李善 注:“《尚书》曰:‘谋及卜筮。’ 孔安国 曰:‘龟曰卜。’”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从日月於龟谋,考图书於马鬣。”

有知

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入朝

(1).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宋 、 郑 、 鲁 、 卫 、 陈 、 蔡 执玉之君皆入朝。”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时 梁王 来朝,与太子共载,入朝不下司马门。 释之 禁止,不得入朝。” 宋 范仲淹 《答窃议》:“﹝我太祖﹞命将帅 李汉超 等十三人分守西北诸州……每来入朝,必召对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2).谓进入中央朝廷做官。《东观汉记·刘恺传》:“ 愷 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长剑

(1).锋刃较长的剑。《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后汉书·宦者传序》:“高冠长剑,紆朱怀金者,布满宫闈。” 元 虞集 《苏武慢·和冯尊师》词:“老矣 浮丘 ,赋诗明月,千仞碧天长剑。”

(2).比喻怀才不遇。用 冯谖 弹铗故事。 唐 高适 《自蓟北归》诗:“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诗:“长剑復归来,相逢 洛阳 陌。”参见“ 弹2鋏 ”。

出牧

出任州府长官。《宋书·孝武帝纪》:“朕弱年操製,出牧 司 雍 ,承政宣风,荐歷年纪。”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诗之一:“人到於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宋 陆游 《罗江驿翠亭读宋景文公诗》诗:“ 宋公 出牧曾题壁,锦段虽残试剪裁。”

言信

说到必做到的信用。 三国 魏 锺会 《成侯命妇传》:“虽接鄙贱,必以言信。”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但见不给其赏,便以为朝廷爱惜此钱,不守言信。”参见“言必信,行必果。”

丰貂

(1).指珍贵的貂尾,古代帝王近侍之臣的冠饰。《晋书·舆服志》:“及 秦皇 并国,揽其餘轨,丰貂东至,獬豸南来。”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丰貂兮左珥,介士兮前驱。” 清 曾国藩 《元戎》诗:“丰貂长组朝金闕,駟马琱弓照塞河。”

(2).指貂裘。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至夫杪秋既谢,寒绪中人,则轻狐称美,丰貂表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玄狐猧刀》:“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好尚,无定準也。灰鼠旧贵白,今贵黑;貂旧贵长毳,故曰丰貂,今贵短毳。”

(3).即大貂。《艺文类聚》卷二五引 三国 魏 曹植 《典略》:“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丰貂之尾,缀侍臣之幘。” 元 袁桷 《上京杂咏再次韵》:“沙场调俊鶻,草窟射丰貂。”参见“ 大貂 ”。

霞区

边远之地。霞,通“ 遐 ”。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寇, 贪泉 一举巵。”按, 柳恽 在 南朝 梁 天监 八年,除持节、都督 广 、 交 、 桂 、 越 四州诸军事、仁武将军、平 越 中郎将、 广州 刺史。参阅《梁书·柳恽传》。

借寇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 , 恂 从行至 颍川 ,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 , 贪泉 一举巵。”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贪泉

(1).泉名。在 广东省 南海县 。 晋 吴隐之 操守清廉,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 隐之 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明 尹凤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2).泉名。在 湖南省 郴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 耒水 又西, 黄水 注之……按 盛弘之 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号曰 横流溪 ,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谓之 贪泉 ,饮者輒冒于财贿,同于 广州 石门 贪流 矣。’”

一举

一次行动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翰飞

高飞。《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鳩,翰飞戾天。” 汉 孔融 《荐谢该上书》:“ 尚父 鹰扬, 方叔 翰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一:“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未极

(1).无穷远处;没有期限。《管子·幼官》:“听於钞故能闻未极,视於新故能见未形。” 汉 王粲 《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兮,俟 河 清其未极。”

(2).未到尽头;未达极点。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诗:“我行虽紆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为 潮州 铭,言其学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见所谓《春秋解》者,良悔前铭称美未极,且怪诸子不早示余也。”

(3).没有停止。《楚辞·九歌·湘君》:“扬灵兮未极,女嬋媛兮为余太息。” 王逸 注:“极,已也。”

(4).谓尚未疲困。 汉 张衡 《东京赋》:“升献六禽,时膳四膏。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朝露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极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纯净的事物

君之命若朝露

旧馆

旧日的馆舍。 汉 张衡 《冢赋》:“掖门之西,十一餘半,下有直渠,上有平岸,舟车之道,交通旧馆。” 唐 孟浩然 《东京留别诸公》诗:“主人开旧馆,留客醉 新丰 。” 明 沉鲸 《双珠记·卖儿系珠》:“所经多旧馆,浪跡重凄凉。”

况乃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蔓草

爬蔓的草

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车辙

车轮辗出的痕迹道口两侧的人流、车流汇成一片

枯木

(1).老树;枯树。《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寧是荣木之体!”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新唐书·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占曰:‘枯木復生,权臣执政。’”

(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心则 歷陵 枯木,髮则 睢阳 乱丝。” 宋 范成大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詰问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异录·肉雷》:“ 来绍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鏑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黄庭坚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

樽酒

(1).杯酒。《易·坎》:“樽酒簋贰,用缶。”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2).代指酒食。 唐 罗隐 《谗书·后雪赋》:“ 梁王 咏叹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灵衣

(1).神灵的衣裳。《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王逸 注:“言己得依随司命,被服神衣。”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奏神鼓於玉袂,舞灵衣於金裾。” 唐 杜甫 《南池》诗:“南有 汉王祠 ,终朝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 清 陈许廷 《崔真姑庙》诗:“灵衣金粉蚀,烟帐蕙兰销。”

(2).死者生前常穿的衣裳。《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灵衣,夫平生衣。”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 宋 梅尧臣 《薛简肃夫人挽词》之四:“空堂迁旧榻,素月照灵衣。”

空自

徒然;白白地。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眷言

亦作“睠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

惠好

恩爱;友好。语本《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毛 传:“惠,爱也。” 唐 张潮 《长干行》:“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宋 梅尧臣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诗:“虽无向时乐,惠好仍有加。” 明 陈子龙 《吴兴道中》诗:“惠好迟佳人,长缨聊可濯。”

恸哭

放声痛哭,号哭

听见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恸哭

宫中皆恸哭。——唐· 李朝威《柳毅传》

捧诏恸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路歧

见“ 路岐 ”。

含毫

含笔于口中。比喻构思为文或作画。 晋 陆机 《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唐 钱起 《春夜过长孙绎别业》诗:“含毫凝逸思,酌水话幽心。” 元 程鉅夫 《舜举画棠梨练雀》诗:“含毫心欲醉,开卷眼还醒。” 周祥骏 《寄钝剑》诗:“到眼都疑红泪溅,含毫期与素心宜。”

搦管

(1).握笔;执笔为文。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锦縟;清谈论辩,方参差玉照。”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搦管操觚,归其仪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与 朝云 妹子同枝连气,原为中表之亲;搦管拈针,更结相知之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六镇兵变纪实》:“今徒搦管以发其未竟之志事也,悲夫!”

(2).谓吹奏管乐器。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吹笙搦管之时,声则可听,而容不耐看。”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