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明逸宣义披仙馆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吴颐 |
释义 | 明逸宣义披仙馆原文仙境清闲识者稀,几人来此学幽栖。红泉瑶草春长在,流水桃花路弗迷。 丹气犹涵阶下井,遗踪难认壁间题。 只怜星石今无恙,夜夜寒光北斗齐。 诗词问答问:明逸宣义披仙馆的作者是谁?答:吴颐 吴颐明逸宣义披仙馆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仙境神话般的想象的国土 清闲摆脱工作或摆脱精神集中的状态或事实 识者有见识的人。《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识者,谓有识之人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这一层,却要读者有选择的眼光,也希望识者给相当的指点的。” 幽栖(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红泉红色的泉水。传说 汉 东方朔 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有人欲引往采仙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屐与之,遂泛红泉,至仙草之处,采而食之。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后遂以红泉为传说中的仙境景色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红泉无恙,白云千顷疎。” 瑶草(1).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鲁迅 《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 华 国的艺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吕向 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緑池珠树宿鸳鸯。” 明 袁中道 《武当》诗之二:“ 秦 敦 汉 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 (3).被雪覆盖的草。 宋 苏轼 《蔡州道遇雪》诗:“三径瑶草合,一缾井花温。”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大雪骤至》诗:“喜胜褰瑶草,狂思倒葛巾。” 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丹气(1).赤色的水气。亦指彩霞。《文选·左思<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李善 注:“《河图》曰: 崑崙山 有五色水,赤水之气,上蒸为霞而赫然也。”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蒙朱霞之丹气,暖白日之素景。”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二:“无名万物始,有道百灵初,寂絶乘丹气,玄明上玉虚。” (2).炼丹时产生的气。 宋 陆游 《晨坐道室有感》诗:“丹气初昇勤沐浴,芝房未熟饱耘锄。” 元 虞集 《为范尊师赋云林清游》诗:“緑室嘘丹气,苍崖受日精。”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宋· 苏轼《石钟山记》 星石陨星;陨石。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疏密俱巧,真草皆得,似望城扉,如瞻星石。” 无恙(1) 无灾祸 岁亦无恙耶?——《国策·齐策》 安然无恙 (2) 平安;没有疾病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国语·齐策》 无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无恙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别来无恙? 夜夜(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寒光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北斗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 * 、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