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耿承哲赴高州推官二首·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王士祯 |
释义 | 原文何代名藩地,军城遍草莱。 辕门飞鸟落,行殿野棠开。 感激碙州跸,悲凉冼氏才。 抚时思将略,巾帼亦雄哉。 诗词问答问:《送耿承哲赴高州推官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六 参考注释名藩指地方重镇。《晋书·王国宝传》:“时 王恭 与 殷仲堪 并以才器,各居名藩。”《旧唐书·李德裕传》:“受寄名藩,常忧旷职,孜孜夙夜,上报国恩。” 宋 梅尧臣 《叶大卿挽词》之一:“旧族声华远,名藩治行存。” 清 李渔 《与丁太岩方伯书》:“老先生荣蒞名藩,身膺重寄,非惟保障 江 南,亦且屏翰四国。” 军城唐 代设兵戍守的城镇。 唐 白居易 《浔阳宴别》诗:“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间。”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 李琢 后镇是邦,用法太酷,军城远出,而属南蛮,六七年间,劳动兵役。” 草莱(1).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 宋 叶适 《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 清 周亮工 《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 (2).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 * 好垦草莱。”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 (3).犹草野。乡野;民间。《汉书·蔡义传》:“臣 山 东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 宋 范仲淹 《举张问孙复状》:“右臣伏覩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闻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议婚》:“苍天不负奇才,拔英雄自草莱。” (4).布衣。平民。《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草莱乐业,守屏称事。” 张铣 注:“草莱谓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谓州牧也。”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六:“用人限资格,何以服草莱?” 辕门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飞鸟(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行殿(1).可以移动的宫殿。指一种安稳的大车。 晋 法显 《佛国记》:“作四轮像车,高三丈餘,状如行殿。”《北史·宇文恺传》:“造观风行殿,上容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 (2).犹行宫。 唐 李昂 《戚夫人楚舞歌》:“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徘徊入行殿。” 元 冯子振 《鹦鹉曲·松林》:“山围行殿周遭住,万里客看牧羊父。” 野棠果木名。即棠梨。 南朝 梁 沉约 《早发定山》诗:“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唐 储光羲 《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诗:“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羣。” 宋 辛弃疾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词:“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薛祥生 注:“野棠,即棠梨,二月开白花,结实如小楝子大,霜后可食。”参见“ 棠梨 ”。 感激(1) 因为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有好感 感激不尽 我把电话打通了,他感激地谢了我。——《小桔灯》 (2) 对于施恩者怀有热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感激施舍 (3) 感动奋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悲凉悲哀凄凉 原隰多悲凉。——宋· 颜延之《秋胡》 将略用兵的谋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然 亮 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宋 王安石 《赠尚书工部侍郎郑公挽辞》:“南去 伏波 推将略,北来 光禄 擅诗名。”《明史·史昭等传赞》:“时平,则将略无由见。”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诸葛亮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 巾帼英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