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送观道人归故
朝代 宋代
作者 杨亿
释义

送观道人归故原文

迹寄浮屠教,心将汗漫游。
无眠长达曙,却立动经秋。
秘决神仙授,灵苗洞壑求。
诛芭探虎穴,投仗涸龙湫。
丹熟炉应冷,禅馀室更幽。
登山不累息,入夏亦重裘。
名已标真籍,身犹隐沃洲。
逍遥访岩穴,迢递别林丘。
徧览缙云境,还浮一叶舟。
三千功欲满,鹤驭恐难留。

诗词问答

问:送观道人归故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送观道人归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浮屠

亦作“ 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李贤 注:“浮图,即佛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汉 言觉。将悟羣生也。”《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

(2).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 清 恽敬 《香山先生家传》:“论曰:先生之学,杂於浮图、老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髮亦同。”

(3).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和尚。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夫 文畅 ,浮屠也。”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序:“﹝ 柳宜 ﹞堂有母,思见其面而不得归,浮图 神秀 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以慰倚门之望。”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若有浮屠,持鉢而倚於门閭,是曰空相之庐。”

(4).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于佛泥洹处,双树及塔今无復有也。” 宋 苏轼 《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且造铁浮屠十有 * ,高百二十尺。”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

(5).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金史·仪卫志下》:“伞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明史·流贼传·李自成》:“标营白帜黑纛, 自成 独白鬃大纛银浮屠。”

(6).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章郇公 守 洪州 ,尝因晏客,掷骰赌酒。乃自默占,如异日登台辅,即成贵采。一掷得佛面浮图,遂缄秘其骰,至为相犹在。”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为浮图……借此名以名投子者,岂以一二三四五六为自细至粗如浮图之状也歟?”

汗漫游

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復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 仇兆鳌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谓 卢敖 曰:‘吾与汗漫游於九垓之外。’” 元 耶律楚材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闻尔京师去,真成汗漫游。” 清 钮琇 《觚賸·神僧》:“我将从师为汗漫游,师许之乎?” 叶玉森 《一岛》诗:“烟萝半壁能分我,请息诸天汗漫游。”

达曙

犹达旦。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四:“蛟鼉潜寐不知醒,达曙忽睹三高崧。”

却立

亦作“却立”。后退站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髮上衝冠。”《金史·逆臣传·仆散师恭》:“至寝殿, 熙宗 闻步屣声,咄之,众皆却立不敢动, 忽土 曰:‘事至此,不进得乎?’”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灵苗

(1).指传说中的仙草。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神芝发其异色,灵苗擢其嘉颖。” 宋 陆游 《有客》诗:“灵苗生絶壁,光景中夜发,劚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 明 杨珽 《龙膏记·买卜》:“云竇采灵苗,月府舂霞髓,他不比那寻常草根木蕊。”

(2).指珍奇美观的植物。 唐 路德延 《芭蕉》诗:“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 元 刘詵 《石菖蒲》诗:“盆池有灵苗,石罅忘偪仄。”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恐毒草之损灵苗,芟夷务尽。”

(3).圣贤的后裔。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夫子姓 孔 氏,讳 邱 字 仲尼 , 鲁国 邹 人也。帝 天乙 之灵苗。” 天乙 , 成汤 。

(4).比喻反应最灵敏的部位。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

洞壑

(1).深谷。 汉 班固 《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对芳林。”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上捫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

(2).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 唐 沉佺期 《岳馆》诗:“洞壑仙人馆,孤峯玉女臺。” 唐 宋之问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诗:“离宫秘苑胜 瀛洲 ,别有仙人洞壑幽。”

探虎穴

比喻冒险。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探虎穴而挥戈,上 鱼门 而悬胄。” 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诗:“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好逑传》第二回回目:“探虎穴巧取蚌珠还。”

龙湫

雁荡山著名的大瀑布

登山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累息

(1).长叹。《楚辞·刘向<九叹·禽世>》:“立 江 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王逸 注:“言己还入 大江 之界,远望长吟,心中悲叹而太息,哀不遇也。”《后汉书·鲁恭传》:“孤寡哀思之心未弭,仁者念之,以为累息。”《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昔 汉文 之时,诸侯强大, 贾谊 累息以为至危。”

(2).屏气。因恐惧而不敢喘息。 汉 蔡邕 《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 邕 怔营慙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周书·宣帝纪》:“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终。”《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重裘

(1).厚毛皮衣。 汉 贾谊 《新书·谕诚》:“重裘而立,犹憯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 唐 王谏 《为郭子仪谢锦战袍表》:“重裘莫比,被练非坚。”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重裘不知温,无乃衣裳单?”

(2).指质量极差、分量很重的皮衣(与轻裘相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身上穿的都是破敝不堪的重裘,满身油腻。”

真籍

谓真人或仙家的名册。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如今三山上,名字在真籍。”

沃洲

亦作“ 沃州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县 东。上有 放鹤亭 、 养马坡 ,相传为 晋 支遁 放鹤养马处。 唐 皇甫冉 《题昭上人房》诗:“ 沃州 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东南山水, 越 为首, 剡 为面, 沃洲 、 天姥 为眉目。” 清 金农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钱塘 )之外又山无穷,若 沃洲 、 天姥 、 云门 、 洛思 诸峯岭。”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岩穴

山洞

云归而岩穴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迢递

亦作“ 迢遰 ”。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递 ”。1.遥远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指 苍梧 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递,更和那风雨瀟疎。” 明 何景明 《辰溪县》诗:“蛮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 清 孙枝蔚 《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诗:“水程迢逓日将晡,风伯颠狂雨又俱。”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三:“三步復五步,京市亦迢遰。” 王统照 《牧羊儿》诗:“故乡迢递。”

(2).指思虑悠远。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詗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望上林何日得双栖,心迢递。”

(3).高峻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三:“迢递 槐江岭 ,是为 玄圃 丘。”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南朝 梁 王锡 《宿山寺赋》:“延层轩之迢逓,属广廡之踟蹰。” 宋 司马光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山椒迢遰峻无极,行挽枯藤蹋危石。” 苏曼殊 《无题》诗之二:“寄语 * 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4).曲折貌。《陈书·江总传》:“喜园迢遰,乐树扶疎。” 元 杨载 《诗法家数·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要铺敍,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软腐。”

(5).婉转貌。 宋 丘崈 《夜行船·越上作》词:“恣乐追凉日暮,簫鼓月明人去,犹有清歌迢逓,声在芰荷深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一人奏繁华令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

(6).连绵不绝貌。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逓,翠华葳蕤。” 唐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诗:“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山围草木翠烟平,迢遰新城接旧城。”

(7).时间久长貌。 唐 韦应物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南馆》诗:“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唐 元稹 《古决绝词》之三:“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彻。有此迢递期,不如死生别!”

见“ 迢递 ”。

林丘

见“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 萨都剌 《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最喜园林动花竹,不妨城郭带林丘。”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杀气如烟蔽林坵,孤城半掩无人鬭。”

(2).指隐居的地方。 晋 谢安 《兰亭》诗:“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赋《留穷诗》,以述其志云:‘……穷自有离合,心何偏去留。踟蹰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徧览

普遍观览;普遍浏览。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徧览八紘而观四海兮,朅度九江越五河。”《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太子亦崇信三宝,徧览众经。”《宋史·司马光传》:“ 光 常患歷代史繁,人主不能徧览。” 梁启超 《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学》:“然徧览乙库中,数十万卷之著録,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殆无一焉。”

缙云

(1).古官名。远古传说 黄帝 时夏官为缙云,并以为族氏。 唐 代以缙云为兵部之别称。《左传·文公十八年》:“ 縉云氏 有不才子。” 杜预 注:“縉云, 黄帝 时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以某忝縉云之旧僚……见託铭誌。” 唐 张说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诗之二:“縉云连省阁,沟水遽西东。”

(2).山名。在 浙江省 缙云县 境。又名 仙都山 。传为 黄帝 时 缙云氏 封地。

(3).县名。 唐 置。自 括苍 及 永康 两县析出。 明 清 皆属 浙江省 处州府 。今仍名 缙云 ,县治在 五云镇 。

叶舟

小船。 隋 薛道衡 《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唐 张乔 《渔者》诗:“首戴圆荷髮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 宋 苏轼 《入峡》诗:“叶舟轻远泝,大浪固尝諳。”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鹤驭

(1).太子的车乘。借指太子。 唐 白居易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诗:“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2).指仙人。传说成仙得道者多骑鹤,故名。 唐 吴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人言 王子乔 ,鹤驭此上宾。” 明 宋濂 《皇仙引》:“鹤驭遥空不可攀,绣扆斜张香梦懒。”

(3).死的讳称。 唐 赵嘏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诗:“鹤驭迴飘云雨外, 兰亭 不在管弦中。” 元 王恽 《萧徵君哀词》之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闕月茫茫。”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5 2: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