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采石四咏·其四·樊若冰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杨杰 |
释义 | 采石四咏·其四·樊若冰原文兵到金陵举国降,若冰谋策谓无双。 由来天意归真主,何必舟梁始渡江。 诗词问答问:采石四咏·其四·樊若冰的作者是谁?答:杨杰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参考注释金陵(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别称。 战国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灭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凉山 ( 石城山 )设 金陵邑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金陵 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润州 (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唐 李绅 《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动摇。”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冯集梧 注:“…… 唐 人谓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北固甘罗》:“ 赵璘 《因话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屡讚 招隐寺 标致。盖时人称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故 盛乐城 西北。《魏书·太祖纪》:“ 永兴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乐 金陵 。” (4).指 四川 铜陵山 。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蒋清翊 注引《后汉书·公孙述传》注:“ 蜀 有 铜陵山 。” 举国整个国家 举国欢庆 谋策(1).计策。《周书·刘亮传》:“ 亮 以勇敢见知,为时名将,兼屡陈谋策,多合机宜。” (2).谋划。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其变化无常,各以所悦,百方谋策,以供龙用。” 无双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由来(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天意(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归真(1).还其本来的状态。 汉 班固 《东都赋》:“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南朝 梁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灭俗归真,必反其俗。” 唐 刘长卿 《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作范宫闈睦,归真道艺超。” (2).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释氏要览·送终·初亡》:“释氏死谓涅盘、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 唐 杨炯 《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百年夭枉,一旦归真。”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莹然摩尼,归真於土。” 清 赵翼 《王惺园相公挽诗》:“鼇项科名位秉钧,何期致政遽归真。” 何必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舟梁(1).用船架设的浮桥。《国语·周语中》:“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韦昭 注:“舟梁,以舟为梁也。” (2).船和桥。《庄子·马蹄》:“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 宋 苏舜钦 《扬子江观风浪》诗:“济川作舟梁,铸鼎穷神姦。” (3).济渡;拯济。 东魏 《敬史君碑》:“亦既芟夷世难,功济生民;復惟舟梁苦海,运兹迷溺。”《北齐书·宣帝纪》:“王神祇协德,舟梁一世,体文昭武,追变穷微。” (4). 华舟 和 杞梁 的并称。两人皆 春秋 时 齐国 大夫。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君为五乘之宾,而 舟 梁 不与焉,是少吾勇也。” 渡江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