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落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陶子 |
释义 | 落花原文流水难穷目,斜阳易断肠。 谁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 诗词问答问:落花的作者是谁?答:李陶子 注释1. 五言绝句 押阳韵 2. 宋苏轼《仇池笔记》卷上 《仇池笔记》:徐倅李陶有子年十七八,忽咏落花诗云云。父惊问之,若有物冯附者,云:“西王母宴群仙,有舞者戴砑光帽,帽上簪花,舞《山香》一曲,曲未终,花皆落去。” 参考注释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穷目用尽目力;极目(向远处看) 穷目远望 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断肠(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砑光帽见“ 砑绢帽 ”。 一曲(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山香(1).山间花木等散发的香气。 唐 许浑 《贻终南山隐者》诗:“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 元 范梈 《寄武夷杜徵君》诗:“旆影岩前见,山香石上闻。” 明 袁宏道 《宿村中》诗:“稻熟家家酿,山香处处诗。” (2).古代曲名。即《舞山香》。 唐 南卓 《羯鼓录》:“﹝ 汝阳王 璡 ﹞常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朶,置於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堕落。上大喜,笑赐 璡 金器一厨,因夸曰真 花奴 。” 元 * 润 《落花》诗:“却忆当时砑光帽,《山香》一曲泪沾巾。” 清 汪琬 《南池即子美题诗处》诗:“ 董奴 才了《山香》曲, 玉奴 又拨檀槽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