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批摺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批摺原文批摺详事理,讵惟凤诺允。 河南及山西,同日报雪信。 河南率遍沾,或及尺馀准。 卫辉尚欠泽,戚戚廑民窘。 山西则普被,即可翻犁畛。 并称奉朱批,再霈斯益善。 果因至诚感,天庥示灵朕。 览奏增惭愧,诚格无远近。 腊底霰略霏,积地将三寸。 今复逾半月,盼泽日以紧。 格远弗格近,自问殊滋哂。 诗词问答问:批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二 2. 叶 参考注释详事假装事奉。详,通“ 佯 ”。《战国策·秦策四》:“ 齐 魏 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於以禁王之为帝有餘。” 诸祖耿 汇考引 梁玉绳 曰:“言伪事 秦 也。”下吏,不直斥 秦王 ,故言下吏。 凤诺凤尾诺。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知君满篋前朝事,凤诺龙奴借与窥。”按,此指国家史馆内所藏的御批奏疏。 河南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7442万,省会郑州。黄河流经本省,开封、洛阳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西南的登封县。中国商品粮、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山西中国华北地区的省,简称“晋”。旧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30万,省会太原。全省处于黄土高原上,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铝、铜等亦丰。采煤,采铜、铝、钢铁,电力为该省工业的支柱。晋南为商品粮产区,铁路交通发达,总长有2千多公里 同日(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报雪谓报仇雪恨。《北齐书·封隆之传》:“ 隆之 以父遇害,常怀报雪,因此遂持节东归,图为义举。” 明 张煌言 《复郎廷佐书》:“念祖宗之厚泽,宜何如悲伤;痛父母之深仇,宜何如报雪。”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这口冤气,怎样才能报雪。” 戚戚(1) 相亲的样子 戚戚兄弟 (2) 低语声 戚戚低语 (3) 忧惧;忧伤的样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 心动的样子 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并称(1).一齐称道。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於是诸大夫茫然丧其所怀来,失厥所以进,喟然并称曰:‘允哉 汉 德!此鄙人之所愿闻也。’” 汉 扬雄 《羽猎赋》:“喟然并称曰:‘崇哉乎德!虽有 唐 、 虞 、 大夏 、 成周 之隆,何以侈兹!’” (2).相提并论。 明 李贽 《书决疑论前》:“十法界以佛界与九界并称,岂可即以娑婆世界为佛界,离此娑婆世界遂无佛界耶?” 朱批旧时红笔所作的批语 至诚极为诚恳;诚心诚意 至诚待人 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汉书·楚元王传》 天庥上天的庇祐。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从今后,管愁城打破,永荷天庥。”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八》:“圣人之教,详戒祸,略求福;及其求之也,惟修天爵,迓天庥,俟天命也。” 新广东武生 《黄萧养回头》:“药一到,春回自迓天庥。” 惭愧(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远近(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三寸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半月(1) 一月之半 (2) 当月球半个圆面被照亮时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时看到的月球 自问(1) 自己问自己 (2) 自己衡量 殊滋特别的滋味;美味。 晋 傅玄 《桑椹赋》:“繁实离离,含甘吐液。翠木三变,或玄或白。嘉味殊滋,食之无斁。” 唐 白居易 《立制度策》:“饮食不守其度,则殊滋异味攻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