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拟寒山寺·其一百二十八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怀深 |
释义 | 拟寒山寺·其一百二十八原文麝为香而死,龟以灵故焦。 既为世所用,忧患无门逃。 名高谤之本,财聚祸之苗。 三怨粗能免,世无孙叔敖。 诗词问答问:拟寒山寺·其一百二十八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注释1. 押词韵第八部 参考注释所用(1).使用,任用。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 (2).需用之物。《水浒传》第四回:“一应所用,小子自当準备。” 忧患忧虑、祸患 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无门没有门户;没有门路。《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唐 姚鹄 《书情献知己》诗:“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欲归 汉 ,恨无门耳。”《西游记》第三七回:“﹝那怪﹞神通广大,官吏情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名高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三怨(1).三种招人怨恨的事。指爵高、官大、禄厚。《文子·符言》:“ 老子 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妬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人怨之。”《列子·说符》:“ 狐丘丈人 谓 孙叔敖 曰:‘人有三怨,子之知乎?’ 孙叔敖 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人妬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 金 元好问 《感事》诗:“血讎此日逢三怨,风鉴平生备九流。” (2).三种招人怨恨的行为。指凌人、诬人、掩人之善。《国语·周语下》:“今 郤伯 之语犯, 叔 迂, 季 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 孙叔即 孙叔敖 。 春秋 楚 人, 蔿 氏,名 敖 ,字 孙叔 ,一字 艾猎 。 楚庄王 时任令尹,注意发展生产,使 楚 日渐富强。 邲 之战,协助 庄王 指挥 楚 军,大败 晋 兵。事见《史记·楚世家》。《墨子·所染》:“ 楚庄 染於 孙叔 沉尹 。”《韩非子·难四》:“故 楚庄 举 孙叔 而霸, 商辛 用 费仲 而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