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万年欢 中吕宫元日朝会
朝代 元代
作者 赵孟頫
释义

万年欢 中吕宫元日朝会原文

天上春来。
正阳和布泽,斗柄初回。
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
帝德照光四表,玉帛尽、梯航来会。
彤庭敞,花覆千官,紫霄鹭徘徊。
仁风遍满九垓。
望霓旌缓引,宝扇徐开。
喜动龙颜,和气蔼然交泰。
九奏箫韶舜乐,兽尊举、麒麟香*。
从今数,亿万斯年,圣主福如天大。

诗词问答

问:万年欢 中吕宫元日朝会的作者是谁?答:赵孟頫
问:万年欢 中吕宫元日朝会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万年欢 中吕宫元日朝会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孟頫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孟頫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上春

孟春。指农历正月。《周礼·春官·天府》:“上春,衅宝镇及宝器。” 郑玄 注:“上春,孟春也。” 唐 杨师道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九重丽天邑,千门临上春。” 清 曹寅 《穀日西轩燕集》诗:“上春八日喜春晴,屋角梅枝照夜明。”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正阳

(1).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 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汉 董仲舒 《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 晋 杜预 注:“正月, 夏 之四月, 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 北周 庾信 《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

和布

(1).宣布。和,通“ 宣 ”。《周礼·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和,当读为宣……和布者,宣布也。”

(2).和畅布散。《云笈七籤》卷五八:“气在丹田中,诸臟不隔,周流和布,无所不通。”

斗柄

构成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祥云

旧指象征祥瑞的云气,传说中神仙所驾的彩云

捧日

(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 昱 为 东平 相,屯 范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昱 少时常梦上 泰山 ,两手捧日, 昱 私异之,以语 荀彧 …… 彧 以 昱 梦白 太祖 。 太祖 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唐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明 吴承恩 《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

(2).捧日营。参见“ 捧日营 ”。

象生

(1).祭祀时以亡者生前所用之物作为象征,称象生。《后汉书·祭祀志下》:“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物,以荐新物。”

(2).指模仿真物。 宋 杨万里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之七:“粉揑孙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

(3).指口技。 清 汪懋麟 《郭猫儿传》:“少以詼调謔浪闻市肆,善謳,尤善象生。象生者,效羽毛飞走之属声音,宛转逼肖,尤工於猫,故 扬 人号之猫。”

帝德

天子的德性。《吕氏春秋·古乐》:“ 帝舜 乃令 质 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后汉书·宦者传论》:“其后 弘恭 、 石显 以佞险自进,卒有 萧 周 之祸,损秽帝德焉。”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 明武宗 皇帝,亦一代英主也,惟好嬉戏,有亏帝德。”

四表

(1).指四方极远之地,亦泛指天下。《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颖达 疏:“圣德美名,充满被溢於四方之外,又至於上天下地。”《魏书·西域传序》:“ 太祖 初,经营中原,未暇及於四表。” 唐 李德裕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

(2).古代谶纬家谓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礼记·月令》 孔颖达 题解引 汉 郑玄 注《尚书考灵曜》:“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於天之中……地与星辰俱有四游。”《《续博物志》卷一引《尚书考灵曜》》:“二十八宿之外,上下东西,各有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表。”

玉帛

(1) 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

(2) 泛指财物

梯航

(1).梯与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臻乎极也。”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炎徼风清无瘴癘,蛮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间;悟以见心,勤以尽力:此学诗之梯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乃《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 梯杭 ”。“梯山航海”的省语。谓长途跋涉。 唐玄宗 《赐新罗王》诗:“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杭,通“ 航 ”。 宋 张孝祥 《念奴娇·仲钦提刑仲冬行边》词:“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4).指水陆交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治定》:“而今应受天王宠,看万国梯航一旦通。” 严复 《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

(5).比喻引荐人才。 唐 黄滔 《启刑部郑郎中》:“郎中模楷词林,梯航名路,每虑或遗於片善,常忧不採於一言。”

来会

来集。《左传·昭公十二年》:“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史记·陈涉世家》:“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彤庭

亦作“ 彤廷 ”。1. 汉 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玄墀釦砌,玉阶彤庭。”

(2).泛指皇宫。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廷缀两班。” 清 赵翼 《木兰较猎》诗:“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

千官

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 * 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紫霄

(1).高空。 晋 曹毗 《马射赋》:“状若腾虬而登紫霄,目似晨景之骇扶木。”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靄,表里紫霄。”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 匡庐 近,瀑布高,银河半落界紫霄。”

(2).指帝王所居。 南朝 梁简文帝 《围城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唐 李白 《东武吟》:“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 明 张居正 《送朱文石使楚》诗之一:“起草违丹陛,衔纶降紫霄。”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仁风

(1).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 晋 统天,仁风遐扬。”《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 清 方文 《李明府祈雨有应镌诗于壁属予和之》:“况有诗题石,仁风扇薜萝。”

(2).《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太傅 谢安 赏 宏 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 ,乃祖之於 冶亭 ,时贤皆集。 安 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 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器物》:“扇曰仁风。”参阅《晋书·文苑传·袁宏》。

遍满

遍及;布满。《南齐书·王晏传》:“论荐党附,遍满臺府。”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清 谭嗣同 《仁学》五十:“虽流转世间,依然遍满法界。”

九垓

(1).亦作“ 九畡 ”、“ 九陔 ”。中央至八极之地。《国语·郑语》:“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 韦昭 注:“九畡,九州之极数。”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 北齐 魏收 《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举;五纪当定,想窅乎而上征。”《明史·韩爌传》:“念先帝临御虽止旬月,恩膏实被九垓。”

(2).亦作“ 九阂 ”、“ 九陔 ”。九层。指天。《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上畅九垓,下泝八埏。” 李善 注:“垓,重也……言其德上达於九重之天。”《汉书·礼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阂亦陔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六:“升降随长烟,飘飘戏九垓。” 唐 吴筠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诗:“ 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霓旌

(1).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楚辞·刘向<九叹·远逝>》:“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 王逸 注:“扬赤霓以为旌。” 前蜀 韦庄 《喜迁莺》词:“香满衣,云满路,鸞凤绕身飞舞。霓旌絳节一羣羣,引见 玉华君 。”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

(2).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唐 杜甫 《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明 陆采 《怀香记·假公荐举》:“閶闔欲开,霓旌飘颻乎翠树;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宝扇

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长阿含经·第一分初大本经》:“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唐 何仲宣 《七夕赋咏成篇》:“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新唐书·窦怀贞传》:“俄而禁中宝扇鄣卫,有衣翟衣出者,已乃 韦后 乳媪 王 ,所谓 莒国夫人 者,故蛮婢也。” 宋 王淇 《上元应制》诗:“雪消华月满仙臺,万烛当楼宝扇开。” 明 梁潜 《咸阳怀古》诗:“月过文窓宝扇移,星临绣户粧奩密。”

龙颜

(1).谓眉骨圆起。《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晋 潘岳 《西征赋》:“造长山而慷慨,伟龙颜之英主。”后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彦回传》:“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一:“五色綵毫裁凤詔,九重天子豁龙颜。”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他只穿一件极俭朴的爱国布的龙袍,但那龙颜却比活的时候胖得多了。”

(2).借指帝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 伯乐 ,则千载无一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值龙颜之鬱起,乃凭风而矫翼。” 明 王宠 《送饯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龙颜授玉册,殿上亲祗领。”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龙颜一听大怒,因此就降旨灭他九族。”

(3).谓鱼头如龙。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蔼然

和气友善的样子

交泰

(1).《易·泰》:“天地交,泰。” 王弼 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以“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是以天地交泰,阴阳和平。” 前蜀 贯休 《上孙使君》诗:“圣主得贤臣,天地方交泰。”

(2).指君臣之意互相沟通,上下同心。 明 张居正 《庆成侍宴》诗:“交泰正逢千载会,譾才何以佐昇平。”《平山冷燕》第一回:“百官既具表称贺,朕当赐宴答之,以表一时君臣交泰之盛。”

九奏

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 传:“备乐九奏而致凤凰” 孔颖达 疏:“成,谓乐曲成也。 郑 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 微之 梦得 尝云:‘此乃九奏中新声,八珍中异味也。’”参见“ 九成 ”。

箫韶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亿万斯年

极言年代的久长,也形容时间无限久长

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天大

非常大;极言其大

天大的事我顶着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