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维
释义

原文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
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
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
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
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
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
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
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诗词问答

问:《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的作者是谁?答:王维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王维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维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25_2(册4 卷125 页1235a)

参考注释

凤扆

(1).皇帝宫殿上绘有凤凰图饰的屏风。置于户牖之间。亦指帝座。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扬龙旂以饗帝,御凤扆以承天。”《乐府诗集·燕射歌辞·群臣酒行歌》:“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 唐 王维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 赵殿成 笺注:“ 孔安国 《尚书》传:扆,屏风。画为斧文,置户牖间,谓之凤扆者,当是画凤于扆上也。”

(2).借指朝廷和皇帝。 唐 钱起 《裴仆射东亭》诗:“凤扆任匡济,云溪难退还。” 南唐 李中 《献张拾遗》诗:“金殿日开亲凤扆,古幈时展看渔磯。”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龙图

(1).即河图。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四渎》:“ 河 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 , 夏氏 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

(2).借指神授的君权。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表》:“故 丹陵 之君,款金泥而谢贤; 嬀墟 之后,眷龙图而惭德。” 唐 张说 《大和舞》诗:“龙图友及,骏命恭膺。”参见“ 河图 ”。

(3).天子的雄图。 唐 薛克构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

(4).指皇帝的玺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龙图,金绳披凤篆。”

(5).借指君权。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管於璇宫。”参阅《旧唐书·礼仪志三》。

(6).画的龙。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觅缘》:“怎奈 叶公 有龙图之好,涓人无骏骨之求。”

(7). 宋 代 龙图阁 学士的省称。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吕 出殿门,深疑之,整巾拂面,索镜自照,问 周 曰:‘足下果见 溱 如何?’ 周 曰:‘ 龙图 无自疑,容彩安静。’”

(8).特指 宋 包拯 。因曾为 龙图阁 直学士,故名。 清 袁枚 《新齐谐·冤鬼戏台告状》:“ 乾隆 年间, 广东 三水县 前,搭臺演戱。一日,演 包孝肃 断乌盆,浄方扮 孝肃 上臺坐,见有披髮带伤人跪臺间作申寃状……浄云:‘我係伪作 龙图 ,不若我带汝赴县堂求官申寃。’”

金镜

(1).铜镜。《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络以 隋 珠,綷以金镜。”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一:“秋水静磨金镜土,夜深寒结玉壶冰。” 宋 周邦彦 《过秦楼》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诗:“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宋 陆游 《隔浦莲近拍》词:“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词:“竞看 姮娥 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3).比喻显明的正道。《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尚书考灵耀》:“ 秦 失金镜,鱼目入珠。” 郑玄 注:“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握金镜以御寰瀛,致衢樽而欢亿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资料·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镜,心秉玉衡,循以大事小之义,而由顺于天防,非挟逼处之嫌,而密为之备。”

(4).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室夜召翰林学士》:“朕听政之暇,未尝不披寻史籍,此读者先朝所述金镜一卷,则《尚书·大禹謨》。” 清 侯方域 《拟追复杨涟等官爵廷臣谢表》:“金镜尚存,窃喜无 张公 之祭。”

岳降

亦作“岳降”。《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 郑玄 笺:“﹝四岳﹞德当岳神之意而福兴,其子孙歷 虞 夏 商 ,世有国土, 周 之 甫 也, 申 也、 齐 也、 许 也,皆其苗胄。”后遂以“岳降”称颂诞生或诞辰。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第二书》:“ 亮 不识岳降之辰,欲作一词不能也。”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岳降生 申 日,巖居梦 説 年。” 清 方文 《重至太湖访李明府、林先生》诗:“况逢岳降辰,乃在阳月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二臣

(1).指 春秋 楚 乱臣 费无极 与 鄢将师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四族放而 唐 劭,二臣诛而 楚 寧。” 刘孝标 注:“二臣, 费无极 与 鄢将师 也。”

(2).指 黄帝 臣 风后 与 力牧 。 唐玄宗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赤帝 收三杰, 黄轩 举二臣。” 沉德潜 注:“二臣, 风后 力牧 。”

天临

上天照临下土。喻天子之治。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太上正位,天临海镜。”

万姓

万民。《书·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万姓。”《汉书·元帝纪》:“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一日。” 郭沫若 《长春集·歌颂中朝友谊》:“万姓欢呼连草木,满腔热血涌波涛。”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八校

汉 所置八种校尉的合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 西域 。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 上林 苑门屯兵。 越 骑校尉掌 越 骑。 长水 校尉掌 长水 宣曲 胡 骑。又有 胡 骑校尉,掌 池阳 胡 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虎賁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 武帝 初置,有丞、司马。自司隶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东汉 灵帝 又置西园八校尉。后通称将佐为八校。 汉 应瑒 《西狩赋》:“双翼伉旌,八校祖分。” 唐 王维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诗:“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

井邑

(1).城镇;乡村。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脩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 忠州 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2).市井。 唐 王维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诗:“閭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陈贻焮 注:“井邑,即市井。”《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荆南 节度十州,当 唐 之末,为诸道所侵, 季兴 ( 高季兴 )始至, 江陵 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井邑骚然,商贾罢市。”参见“ 井市 ”。

(3).故里。 唐 张说 《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路艰寇阻,兵危势急,公独颠沛致丧,归其井邑。”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九:“老大荒凉餘井邑,半龕残火一翁禪。”

三农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比屋

(1).所居屋舍相邻。《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荀彧 进之 太祖 ”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畿 自 荆州 还,后至 许 ,见侍中 耿纪 ,语终夜。尚书令 荀彧 与 纪 比屋,夜闻 畿 言,异之……遂进 畿 於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罗 与 贾 ,比屋而居。”

(2).家家户户。常用以形容众多、普遍。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有策名於朝而称门生於富贵之家者,比屋有之。”《魏书·袁翻传》:“ 淮 海输诚, 华阳 即序,连城请面,比屋归仁。” 唐 罗邺 《牡丹》诗:“落尽春红始见花,花时比屋事豪奢。” 宋 司马光 《乞罢陕西义勇札子》:“ 陕西 之民,比屋凋残。” 明 高启 《大水》诗:“ 东江 入门流,比屋如败船。”

(3).借称老百姓。《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由是文武百辟,岳牧羣贤,至於比屋之伦,尽祝当阳之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务俾比屋同沾实惠,小民咸受更生,用称朕子爱元元、抚育安全至意。”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疏远

关系、感情不亲近,冷淡

她的孩子们和她疏远了

野旷

荒野空阔。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我要城外野旷去处走走,散心耍子一回何如?”

寒山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帝城

京都;皇城。《汉书·陈咸传》:“即蒙 子公 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闕,雨中春树万人家。” 明 陈束 《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诗:“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少妇昨宵家书到,催君迎看帝城花。”

天边

无限的空间

你从哪里来的,亲爱的小东西?从天边来到这里

佳气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 * 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含风

带着风;被风吹拂着。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南朝 梁 虞羲 《见江边竹诗》:“含风自颯颯,负雪亦猗猗。”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一:“额黄映日明 飞燕 ,肌粉含风冷 太真 。”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颂声

歌颂赞美之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何休 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周康 之时,颂声作乎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歌咏

(1) 歌颂,吟咏;歌唱

歌咏比赛

(2) 诗歌,歌曲

端拱

(1).正身拱手。指恭敬有礼,庄重不苟。《庄子·山木》:“﹝ 孔子 ﹞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 颜回 端拱还目而窥之。”《晋书·隐逸传·张忠》:“冬则緼袍,夏则带索,端拱若尸。”《南史·王球传》:“ 王弘 兄弟贵动朝廷, 球 终日端拱,未尝相往来。” 清 刘大櫆 《下殇子张十二郎圹铭》:“每垂髫自内庭徐徐行至学舍,北向端拱立,长揖乃就坐。”

(2).指帝王庄严临朝,清简为政。《魏书·辛雄传》:“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 唐 欧阳詹 《珍祥论》:“即虐如 秦皇 ,虽车辙遍于宇内,不如 太宗 端拱於堂上也。”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以端拱之尊比义,取产泽之灵合符。”

(3).谓闲适自得,清静无为。《晋书·阮孚传》:“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任贤

委用德才兼备的人。《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人君之道:清浄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然则取士之方,任贤之事,故陛下素来所深知。”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朕失任贤之道,昧则哲之明,遂令宰执之中,互生猜忌,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

圣君

(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18: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