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别侍御严凝
朝代 唐代
作者 沈佺期
释义

别侍御严凝原文

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
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
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
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诗词问答

问:别侍御严凝的作者是谁?答:沈佺期
问:别侍御严凝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别侍御严凝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沈佺期的名句有哪些?答:沈佺期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95_9

参考注释

七泽

相传古时 楚 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 楚 地诸湖泊。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闻 楚 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云梦 。”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三 湘 沦 洞庭 ,七泽蔼 荆 牧。” 宋 司马光 《再和伯常见寄》:“徧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 明 何景明 《吴伟江山图歌》:“去鴈遥知七泽中,落花误认 桃源 口。”

云梦

亦作“ 云瞢 ”。1.古薮泽名。 汉 魏 之前所指 云梦 范围并不很大, 晋 以后的经学家才将 云梦泽 的范围越说越广,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 荆州 ,其山镇曰 衡山 ,其泽藪曰 云瞢 。” 郑玄 注:“ 衡山 在 湘 南, 云瞢 在 华容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所悲 云梦泽 ,空伤狡兔情。”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 云梦 雪,离人独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苍苍 云梦 ,控西南之险,当 江 汉 之衝。”

(2).借指古代 楚 地。 唐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一朝 云梦 围兵至,胸陷锋鋩脑涂地。”

三湘

(1). 湖南 湘乡 、 湘潭 、 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2).指 沅湘 、 潇湘 、 资湘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 湘水 发源会 瀟水 ,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会 资江 谓之 资湘 ;又北与 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 沅湘 。” 明 徐桢卿 《送盛斯徵赴长沙》诗:“蛮中瘴远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 岳麓山 头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风神。”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剽俗

谓剽悍、轻疾的习俗。 唐 沉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七泽 云梦 林,三 湘 洞庭 水。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恶子

犹恶少。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轻薄恶子,不道凶民,思彼姦邪,起作盗贼。”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贼臣恶子休干纪,魑魅魍魎徒为耳。”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请斩赵忠定》:“若今惟苟合,是玷名恶子之中,得士如斯,在公焉用?”

令君

(1). 魏 晋 间对尚书令的敬称。后亦以称位居枢要的大臣。《晋书·荀瑁传》:“帝尝谓曰:‘ 魏武帝 言: 荀文若 之进善,不进不止; 荀公达 之退恶,不退不休。二令君之美,亦望於君也。’” 唐 沉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宋 司马光 《陪子华燕醮厅酒半过赵中令园》诗:“簪裾丞相閤,林沼令君家,烟曲香寻篆,杯深酒过花。”

(2).对县令的尊称。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梁郑公 克家 未第时,为 潮州 揭阳 宰馆客,寓县治东斋。斋前有梅一株,忽於九月中盛开……邑士多赋诗,往往皆諂令君。” 宋 王安石 《慎县修路者》诗:“畚筑今三岁,康庄始一修,何言野人意,能助令君忧。” 金 王寂 《黄桃花》诗:“道士厌看千树老,令君别换一城新。”

出使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行迈

行走不止;远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马瑞辰 通释:“迈亦为行,对行言,则为远行。行迈连言,犹《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也。” 汉 王充 《论衡·指瑞》:“实者驎至,无所为来,常有之物也,行迈 鲁 泽之中,而 鲁国 见其物遭获之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悠悠念行迈,慊慊怀所懽。” 周咏康 《杂诗》:“行迈多伤感,凄愴理素琴,一弹再三嘆,哀响入云岑。”参见“ 行行 ”。

靡靡

(1).犹迟迟。迟缓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心中摇摇。” 毛 传:“靡靡,犹迟迟也。”

(2).引申为逐渐,渐渐。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元 郑彝 《续兰亭会补山阴令虞国诗》:“靡靡时运近,期焉抚岏巑。”

(3).草随风倒伏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靡靡江离草,熠燿生河侧。”《云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一枝千花,千年一开,随风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循路登絶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

(4).引申为随顺貌。《书·毕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贤。” 孔颖达 疏:“靡靡者,相随顺之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嗇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世有能操养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则威望自尊,而士靡靡从之,何咎之有?”

(5).纷乱貌。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枝靡靡而叶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海中红旗》:“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启 《九日无酒步至西汀闲眺》诗:“悠悠寒川驶,靡靡晴峦矗。”

(6).柔弱,颓靡。 宋 苏轼 《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参见“ 靡靡之音 ”。

(7).华美;明丽。《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注:“靡靡,细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鸟行》:“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

(8).绵延不绝。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 宋 王安石 《留题三祖山谷寺石壁》诗:“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 大异 回顾,犹闻諠譁之声,靡靡不已。”

(9).娓娓动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茂先 论《史》《汉》,靡靡可听。”《旧唐书·马周传》:“ 马君 论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张铣 注:“靡靡,少貌。”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

静言

(1).安静地;仔细地。《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毛 传:“静,安也。” 余冠英 注:“静言,犹静然,就是仔细地。” 晋 陶潜 《荣木》诗:“静言孔念,中心悵而。” 宋太宗 《蜀盗平罪己诏》:“近者,盗兴畎亩,连陷州城……静言思之,非民之咎。”

(2).巧饰之言。《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 汉 王逸 注:“静言諓諓,而无信也。”

(3).平静地陈述。《鬼谷子·权篇》:“静言者反而于胜。” 陶弘景 注:“静言者,谓象清浄而陈言。” 唐 白居易 《喜杨六侍御同宿》诗:“岸幘静言明月夜,匡牀闲卧落花朝。”

(4).沉静地思考。《文选·陆机<猛虎行>》:“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李善 注引《毛诗》:“静言思之。” 宋 陈亮 《谢留丞相启》:“静言叨冒之多,知自吹嘘之力。”

枳棘

(1).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 王逸 注:“以言贱弃君子而育养小人。”《文选·左思<咏史>》:“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吕向 注:“枳棘,有刺之木,喻谗佞也。” 清 李寅 《书邺侯传》诗:“但清 河朔 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2).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后汉书·黄琼传》:“ 光武 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李贤 注:“枳棘諭艰难。”

兰芷

兰草与白芷。皆香草。《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王逸 注:“言兰芷之草,变易其体而不復香。”《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唐 沉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宋 柳永 《如鱼水》词之一:“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 瀟湘 。”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18: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