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一翦梅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文璞 |
释义 | 一翦梅原文风韵萧疏玉一团。更著梅花,轻袅云鬟。 这回不是恋江南。 只是温柔,天上人间。 赋罢闲情共倚阑。 江月庭芜,总是销魂。 流苏斜掩烛花寒。 一样眉尖,两处关山。 诗词问答问:一翦梅的作者是谁?答:周文璞 周文璞一翦梅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风韵(1) 风度;韵致 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 (2) ——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 萧疏(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一团(1).表数量。用称一件圆形的东西。 唐 白居易 《能无愧》诗:“一团香絮枕,倚坐稳於人。” 宋 陆游 《岁暮》诗之四:“噉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团丝。” (2).表数量。一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马頷繫朱缨,栲栲来大一团火。”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 茅盾 《子夜》四:“﹝她﹞猛的在 阿金 肩头咬了一口,扭成一团打起来。” (3).表数量。一片。 唐 戎昱 《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诗:“一团青翠色,云是 子陵 家。”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间》:“我只説他替我娶亲,是一团好意。”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回想过去时代,凡是游览地方、公共场所,往往一片凌乱,一团肮脏。” (4).表数量。一股。《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张金凤 见 何玉凤 虽是在那里默坐不语,眉宇之间却露着一团怒气。” (5).古代的一个地方居民组织。《隋书·食货志》:“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续通典·食货七》:“ 周世宗 显德 五年,詔诸道州府令团併乡村,大率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 (6).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历代不同。 隋 代骑兵以十队为一团,每队百人;步兵以二十队为一团。见《隋书·礼仪志三》。 清 末新军制直至解放前,团皆隶属于旅,而亦常有变化。今一般隶属于师,一团下辖若干营。 梅花(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云鬟(1).高耸的环形发髻。 唐 李白 《久别离》诗:“至此肠断彼心絶,云鬟緑鬢罢梳结。”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脱红裙,着布衣,改云鬟为丫髻。” (2).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清 郑燮 《贺新郎·赠王一姐》词:“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 (3).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宋 晁补之 《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男妆避选》:“拚将身命赴黄泉,强如宫禁锁云鬟。”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都祇説,属鬚眉,终较胜云鬟素面。”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只是(1) 仅仅是 我来找你,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只是拉拉家常罢了 (2) 但是 他的作业全做对了,只是字写得不够端正 温柔温顺体贴 性情温柔 天上人间(1) 天上和人间 (2) 比喻客观条件迥异,差别极大。亦作“人间天上” 罢闲罢官闲居。《水浒传》第四一回:“这 黄文炳 虽是罢閒通判,心里只要害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尝於都下见一罢閒中贵,堂中书一对,云:‘无子无孙尽是他人之物;有花有酒聊为卒岁之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下官与 阮圆海 ,虽罢閒流寓,都有传单,只得早到。” 倚阑见“ 倚栏 ”。 江月(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 张说 《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明 周致尧 《西津夜泊》诗:“卧听海 * 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清 马士成 《虞美人·月下闻雁》词:“碧空江月明如昼,北雁征霜候。” (2).江中的月影。 唐 杜甫 《漫成》诗:“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宋 赵汝愚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清 许廷鑅 《湘帆图》诗:“醉来长啸 湘 云飞,一笑停帆弄江月。” 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诗:“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緑。” 总是永远地;无例外地 销魂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乐乐愈精愈妙了,令人销魂。——《警世通言》 流苏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斜掩半掩。 唐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斜掩朱门花外鐘,晓鶯时节好相逢。” 前蜀 薛昭蕴 《谒金门》词:“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 宋 张炎 《烛影摇红·隔窗闻歌》词:“欲寻无处,暗掐新声,银屏斜掩。” 烛花(1) 烛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2) 指蜡烛的火焰 烛花明 一样同样 眉尖眉头 她眉尖皱成一团,显然有心事 关山(1) 关隘和山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2) 指家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