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孟子不动心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普 |
释义 | 孟子不动心原文见道分明了不疑,气常无暴志常持。确乎理气为标准,变故艰危岂足移。 诗词问答问:孟子不动心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陈普孟子不动心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见道洞彻真理;明白道理。《汉书·翼奉传》:“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诗有见道之言,如 梁元帝 之‘不疑行舫往,惟看远树来’; 庾肩吾 之‘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两意相同,俱是悟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皮日休》:“是 日休 尝受 巢 伪官,何其失节若此!岂文人之心,能见道而不能守,固如是耶?”《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玉格 这话,却是他读书见道的地方。”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了不绝不;全不。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金 元好问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确乎(1) 确实;的确 事实说明,老黄的办法确乎有效 (2) 刚强的样子;坚而高的样子 理气(1).调理呼吸。《文选·潘岳<笙赋>》:“援鸣笙而将吹,先嗢噦以理气。” 李善 注:“调理其气也。” (2).指文章的义理与气势。 明 宋濂 《故灊峰先生朱府君墓志铭》:“其学以圣贤为宗,其文以理气为主,其行以忠信为本。” (3).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理”指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宋 以后,理气关系问题成为哲学中两种观点争论的中心。《朱子语类辑略·理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明 王廷相 《横渠理气辩》:“理,生於气者也,气虽有散,仍在两间,不能灭也……理根於气,不能独存也。” 清 黄宗羲 《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如 整庵 之论理气,专攻《朱子》,理学乃学之主脑,则非其派下明矣。” (4).中医学用语。指使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等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等病症的方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螃蠏石七两,一匣,治肚疼,保心理气,去毒火。” 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 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技术标准 道德标准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故、灾难 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宋· 苏轼《教战守》 艰危艰难险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