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原文雷声傍太白,雨在八1-1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
诗词问答问:因假归白阁西草堂的作者是谁?答:岑参 问: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因假归白阁西草堂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岑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参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译文 雷声就在太白山旁边震响,雨点却只落在八九座山峰。 向东遥望白阁峰顶的云雾,仿佛一半飘散入紫阁青松。 美妙的景象纷然出现眼前,草堂隐居的生活趣味更浓。 自家里幸好还有几亩田地,得以追随二仲隐逸的行踪。 早就知晓有识之士的见解,自己内心里恰与他们相通。 如今错误地屈从一介小官,不免为沾染尘俗感到愧疚。 早年垂钓的鱼竿不复把玩,舂米的石碓也已弃置不用。 飞鸟投林激起我无限惆怅,南溪畔又传来报时的夜钟。 注释 因假:一作“田假”,唐代官吏到职田理田的假期。 白阁:终南山的一个山峰,在陕西鄂县东南。 太白:太白山,在陕西邱县南。 紫阁:终南山的一个山峰。 胜概:美景。 衡门:此指自阁西草堂。 延:及。 二仲:指汉代隐士羊仲、求仲。 达士:明智达理之士。 偶:恰。 徇:从,曲从。 尘容:俗态。 碓(duì):舂米的器具。 南溪:泛指白阁西草堂南边的溪涧。 诗文赏析诗人在三十岁考中进士时,却只在京城长安做了个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职责是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工作刻板而又琐碎。这对于诗人来说,无异于被无形的绳索捆缚着,使他置身于牢笼。诗人不耐烦衙署的枯燥无味,请假回到草堂,写下这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