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寒食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邦畿 |
释义 | 寒食原文出门春已半,荒草绿平原。 细雨石桥路,东风寒食村。 远烟浓树色,流水澹苔痕。 谁识当年恨,飘零杜宇魂。 诗词问答问:寒食的作者是谁?答:王邦畿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参考注释出门(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即“军装绿” 平原广阔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雨石用来进行造雨魔术表演的石头 桥路桥上路面。《南齐书·王敬则传》:“良由陂湖宜壅,桥路须通,均夫订直,民自为用。” 唐 杜甫 《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东风寒词牌“眼儿媚”的别名。由 宋 韩淲 《眼儿媚》词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得名。参阅《词谱》卷七。 远烟(1).远处的云烟。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絶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2).一种制墨用的原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买烟印号》:“ 黄山 张处厚 、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所製佳者,不减 沉珪 。” 树色树木的景色。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暉。”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鐘声带夕阳。”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题》套曲:“千巖万井,见树色江光,须臾龙变云蒸,出岫无心。” 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苔痕苔藓滋生之迹。 唐 刘禹锡 《陋室铭》:“苔痕上阶緑,草色入帘青。” 宋 张耒 《无题》诗之一:“出门蹄道苔痕满,隐几书尘鼠蹟多。”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劚苔痕辛苦。” 郁达夫 《偶过西台有感》诗:“偶向西臺臺畔过,苔痕犹似泪淋痕。” 当年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飘零(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杜宇杜鹃鸟的别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