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题邹一桂山水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题邹一桂山水原文

飞来笠馆翠微间,磴道凌空讶许攀。

树叶吹风看飒飒,瀑流落涧听潺潺。

忘年古鹤閒梳翮,长日高僧镇闭关。

百尺虬枝扶碧嶂,依稀如过九松山。

诗词问答

问:题邹一桂山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邹一桂山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邹一桂山水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四

参考注释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磴道

登山的石径。 南朝 宋 颜延之 《七绎》:“巖屋桥构,磴道相临。”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忽中夜风雷,而一峯頽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入云攀磴道,落日及村墟。”《明史·礼志一》:“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栏,陟降为磴道。”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巖洞窈窕,磴道紆折。” 郭沫若 《访泰山杂咏·万松亭遇雨》:“磴道千寻尽, 碧霞 铁瓦红。”

凌空

(1) 高架在空中

铁路桥凌空架在两山之间

(2) 从天空通过

飞机凌空而过

(3) 高升到天空,耸立空中

许攀

许配,攀亲。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们家里女孩子多,早点把 荷香 许攀给个好人家,也了却一桩心事。”

树叶

树木的叶子。《汉书·眭弘传》:“ 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南史·齐纪上·武帝》:“二月丙寅,大风, 吴兴 偏甚,树叶皆赤。”《红楼梦》第三一回:“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了。” 丁玲 《水》一:“接着,更隐隐约约在树叶之中,现出闪闪的火光。”

吹风

(1) 迫使空气通过(或喷出)某些器械(或乐器)

扇风箱用于对炉火吹风

(2) 让风吹;受风

你身体还没有好,不要吹风

(3) 洗发后,用吹风机把热空气吹到头发上,使干而伏贴

(4) 有意识地透露消息

方案 * 前先跟下面吹吹风

飒飒

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秋风飒飒

寒雨飒飒

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潺潺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忘年

(1).忘记年月。《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於无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结 《无为洞口作》诗:“洞旁山僧皆学禪,无求无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独松》诗:“上友不羈云,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有逸才,少与 孔融 交。时 衡 未满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传》:“ 宽 当时位望,又与 大师 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恒尽忘年之欢。” 宋 苏辙 《追和张 * 道赠别绝句一首》引:“是时, 张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愿意永远和你做一个忘年的朋友。”

长日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郑玄 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 孔颖达 疏:“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长,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 北周 庾信 《周圆丘歌》之八:“乘长日,坏蛰户。” 倪璠 注:“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长至。’《正义》曰:‘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一说指冬至。《孔子家语·郊问》:“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王肃 注:“ 周 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长。”参见“ 长至 ”。

(2).漫长的白天。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令狐 相进 李远 为 杭州 。 宣宗 曰:‘比闻 李远 诗云:“长日唯销一局碁”,岂可以临郡哉!’” 宋 徐玑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緑阴。” 鲁迅 《彷徨·示众》:“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

(3).指整天、终日。 明 陈大声 《粉蝶儿·富文堂宴赏》套曲:“闲将緑綺弹,静把《黄庭》註;兰汤新浴,长日一尘无。” 明 袁宏道 《致兰泽云泽叔》:“身非木石,安能长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从所恶。”

(4).平时,经常。 唐 杜甫 《泛江》诗:“长日容杯酒,深江浄綺罗。” 清 吴伟业 《避乱》诗:“长日频云乱,临时信孰传。”

高僧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闭关

(1) 封闭关口,比喻不与外界交往

闭关锁国

(2) 佛教中指僧人独居,一个人专心修炼佛法,与外界隔绝,满一定期限后再外出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虬枝

亦作“虯枝”。盘屈的树枝。 元 吴师道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诗:“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虯枝。”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 茅盾 《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碧嶂

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 唐 李白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诗:“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宋 范成大 《致爽阁》诗:“碧嶂横陈似断鼇,画阑相对两雄豪。” 元 廼贤 《送胥有仪南归》诗:“立马望华盖,君家碧嶂东。”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