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石桥至塔头路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徐大受 |
释义 | 游石桥至塔头路原文招手晴云豁,妙高峰顶头。竹舆摇午梦,茗碗唤春愁。 俎豆罗千嶂,虚空起一沤。 危栏闲徙倚,万象入冥搜。 诗词问答问:游石桥至塔头路的作者是谁?答:徐大受 参考注释招手举起手来上下摇动,示意叫人过来或表示打招呼 高峰最高点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学高峰 顶头面对面;碰见;迎面 竹舆竹轿。《汉书·严助传》“舆轿而隃领”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今竹舆车也, 江 表作竹舆以行是也。” 宋 陈渊 《过崇仁暮宿山寺书事》诗:“驛路泥涂一尺深,竹舆高下歷千岑。” 元 方回 《岁除夜过白土市四十韵》:“ 江 南旧行役,两夫肩竹舆。” 春愁春日的愁绪。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唐 张祜 《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陆游 《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俎豆(1)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2) 指奉祀 俎豆千秋 罗千道教谓面部七神中齿神 崿锋 之字。《黄庭内景经·至道》:“髮神 苍华 字 太元 ,脑神 精根 字 泥丸 ,眼神 明上 字 英玄 ,鼻神 玉垄 字 灵坚 ,耳神 空闲 字 幽田 ,舌神 通命 字 正纶 ,齿神 崿锋 字 罗千 。” 梁丘子 注:“牙齿坚利如劒崿刀锋,摧罗万物而食之也。” 虚空心中无着落 一沤一个水泡。佛教用以喻无常生灭。《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庭戒诸儿》:“欲言则差,欲心则谬,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 金 元好问 《巨然松吟万壑图》诗:“胸中刺鯁无九泽,画里风烟纔一沤。”《三藏法数》卷四:“沤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风飘鼓,发起水泡。以譬大觉之性,真浄明妙,因心妄动,生起虚空世界。虚空世界在大觉性中,如大海中之一沤耳。” 危栏高栏。 唐 李商隐 《北楼》诗:“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宋 陈鉴之 《暮登蓬莱阁》诗:“危栏散湮鬱,已暮亦登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自 正德 甲戌,年甫十六,学作乐府商调,以写春怨,尚记首一闕云:‘……倚危栏,又看三月景,杳然不见多情。’”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 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万象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入冥(1).犹言上青天。冥,青冥。 汉 严忌 《哀时命》:“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2).旧时迷信说法,谓人死后进入阴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适 毛 家小郎子,病阉,十八岁而不能人。因悒悒不畅,賫恨入冥。”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有人说,他是生人走阴,就是原是人,梦中却入冥去当差的,所以很有些人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